美文网首页
乐山两江交汇处

乐山两江交汇处

作者: 格林斯黛儿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22:03 被阅读0次

    乐山地质

    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除缺失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外,其余时代的地层均有出露,总厚度约6600~12000米。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前震旦系峨边群变质岩(构成基底岩石),最新为第四系。其分布规律为:盆周山区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及三叠系中、下统浅海相沉积地层,低山丘陵为三叠系上统及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陆相沉积地层,河谷地貌与台地为第四系冲洪积及冰水沉积、冰碛松散层。

    地质构造

    乐山市地质构造部位属上扬子台褶带之峨眉山断块、峨边穹断束与川西台陷、川中台拱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其主体构造格局表现为南北向断块隆起及北东向沉降凹陷,在构造结合部位常有区域性断裂发生。这种构造格局直接控制着本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分带的变化,也是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在因素之一。

    乐山交通

      乐山,一座商贾之城

      现在的乐山城,秦汉时期称为南安县,西汉文帝时出了一位名人,叫邓通,官至上大夫。汉文帝赏赐他蜀郡严道铜山,准许他私家冶铜铸钱,由此邓氏钱布天下。邓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私人铸造钱币的金融史、第一个拥有私家货币发行机构、第一个大规模开发铜矿冶炼的人物。

      在沙湾,至今还找得到当年邓通铸币的相关遗址和铜河里打捞的铜锭。邓通铸造的“半两钱”是四川有文字记录的最早钱币,对研究我国钱币史、冶金史、金融史都有重要的意义。汉武帝时命唐蒙开通五尺道后,从成都经乐山、宜宾南下贵州、云南直到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身毒道”东路完全形成,乐山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此外,连接南方丝绸之路东、西两线的三条支线“平羌江道”“阳山江道”“沐源川道”起点均在乐山,因此,乐山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贸集散地。

    乐山位于四川西南部,位于四川内陆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天然交汇点,是成德绵乐城市带的重要组团。全市辖11个县(市、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乐山是四川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成都经济区水路出川、大件运输的唯一通道,成绵乐高铁、成昆铁路纵贯全境,与周边城市实现高速相通。目前,我们正在推进交通“三年攻坚大会战”,随着岷江航电犍为枢纽、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新线、连乐铁路等一批重大枢纽项目的加快推进,峨汉高速、仁沐新高速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到2020年,乐山将基本建成乐北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和市域县城“1小时交通圈”。

    乐山文化

    乐山,古称嘉州,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中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气候带。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成都经济区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重要枢纽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成昆铁路、成贵高铁贯穿全境。[1]乐山三江汇合。大渡河,青衣江在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2]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大文豪郭沫若的故乡,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处世界遗产,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交相辉映,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乐山有世界级遗产三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等。[3]

    近年来,先后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四川省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成功承办了三届四川旅博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年接待中外游客近40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近500亿元。目前,我们正在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全力打造“一湖五湿地”滨水休闲度假区,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把乐山建设成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也许是乐山长期富庶稳定,乐山人自古就懂得享受生活,甚至希望将现世的富贵繁华带到往生,这造就了乐山的另一个独特文化——崖墓文化。

      崖墓,是古代凿山为墓的一种墓葬形式。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故称东汉崖墓。乐山有崖墓近一万余座,密如峰房,大的崖墓可容纳上千人,主要以雕刻、壁画和陪葬品丰富而著称,出土的陶俑个个笑容满面、憨态可掬、活泼开朗,彰显了古代乐山人民天真纯朴、豁达包容的性格特征。其中尤以在乐山大佛景区内的麻浩崖墓最为有名。该崖墓有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的结跏趺坐高肉髻佛像,早于北方丝绸之路一百余年,为此,有学者认为它是早期佛教经南方丝绸之路传入的见证,1988年就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崖墓现存文物有陶俑、陶佛像、陶马、陶房、陶棺椁、陶棺、木棺、石棺,各类人物佣、禽畜、圆雕石刻、陶罐、井灶建筑模型、铁器、铜器等。

      “千味百味,盐是第一位”“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冰除了治水,还有一项壮举就是在蜀中开凿井盐,而乐山的盐文化也是自此开始,经历唐宋的逐步开发,形成了犍为盐场、乐山盐场、井仁盐场。由于盐业发达,南宋时的乐山制盐之地已经是蜀中的发达地区,至今遗留下一万余座盐井。

      乐山积淀了十分丰富的盐业旅游文化资源。盐业发展也孕育了乐山沿水而成的码头文化,如键为县的清溪镇,是著名的“茉莉之乡”,曾经是商贾云集、行旅川流的水陆要冲,至今还保留着大片古街旧巷,是四川著名古镇。五通桥区的牛华镇,自古因盐业而兴盛,清末民初更显繁荣,从业人员达6万人。享誉全国的牛华麻辣烫、牛华豆腐脑等名小吃就是发源于此,“舌尖上的中国”也曾专门报道过这些小吃,该镇因此享有“全国四大古镇之一”的美誉。

      乐山,一座有福之城

      乐山的标志,当属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倾覆。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募集人力物力,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开凿,历经约90年时间修凿完成了乐山大佛。

      也许是乐山人的壮举感动上苍,乐山城自此再无大的水患。乐山作为西南地区佛教文化的代表,因地处佛地,和本地民间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映,使得乐山人民的生活也带着佛韵。乐山佛教属汉传佛教,故寺院的禅宗饭食称为素斋,食物种类非常有限。但僧人将佛教文化发挥到素斋中,创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峨眉山的雪磨芋和乐山的西坝豆腐,仅西坝豆腐就能做一百多种味道。

    乐山,一座康养之城

      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可谓并驾齐驱,是乐山文化旅游的核心。峨眉佛光、日出、云海、圣灯等峨眉十景最为有名。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多达1600种的药用植物,令人想到神话中的仙草。

      同时,深处小凉山脉的马边、峨边和乌蒙山区的沐川等山区县,也拥有极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据统计,乐山拥有中药材资源3800多种,占全省资源的66.6%,川牛膝、干姜、姜黄、黄连、白术、金银花均为全国著名优质药材,特别是川牛膝、天麻产量和红豆杉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中药材蕴藏量100万吨以上,居全省首位,其中:峨眉山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的52.1%、全国的18.5%。可以说,乐山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条件和深厚的中药材文化底蕴。

      康养产业是与乐山旅游城市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乐山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乐山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把旅游与康养文化结合起来。近年来,乐山已举办过多届“养生养老产业展会暨论坛”“四川(乐山)中医药博览会”等国际级相关展会和论坛,乐山将围绕养生产业、健康产业、老年产业等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乐山康养产业步入新台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乐山曾拥有灿烂的文化。公元前250年(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为避沫水之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形成了四面环水,林荫浓密的乌尤“离堆”,也流传下了丰富的“水文化”。位于凌云山西面岷江的崖壁上,身高71米的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坐佛——乐山大佛,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大佛附近有凌云寺(又名大佛寺)、乌尤寺,有高38米13层的唐代方形砖塔——凌云塔,还有规模庞大的汉崖墓,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山两江交汇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yk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