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日历已被撕到最后一页,若说9月,对于做为父母的我们而言既兴奋又紧张的还数孩子的新学期入园。如何迎接9月?又将有怎样的对白。有人说: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人要经历多少个第一次才能拼凑出一个人生,踏进人生第一所学校的小米汤在这几天里有点闹情绪,以前听到过一句话 上幼儿园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成长关键期,特别是刚入园的那个时间。其实,我们也知道幼儿进入幼儿园是一种独立成长的标志。进入大家庭,他要学会如何独立入厕、独立吃饭、独立睡觉、独立游戏等许多内容,就像大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环境,对于幼儿园,其实也是种小社会的表现。同伴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混龄班的交往等都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过程。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分离焦虑。这是每个幼儿适应期长短的一种心理表现。担心之余很好相信老师会教会孩子最好的方法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收起心中的那份担忧,更应该给予孩子自信!
亲子打卡阅读第四十五天李嘉泽20170831今天总结的是:如何让孩子真正地拥有自信?别因为孩子成绩好才表达爱,让孩子感到你无条件接纳他。很多家长在接纳孩子方面存在误区,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至少,爱我是有条件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无形中附加了很多条件,并且父母更关注这些条件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研究表明,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孩子父母。积极心理学认为,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无条件接纳,是指父母对孩子传达的爱、关注、支持和激励是无条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
因此,我倡导家长要学会将“孩子行为”和“孩子个人”区分开来看待。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行为”如何,父母是否赞同都应该一直关爱、激励、接受孩子这个“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悦纳,让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支持。
学会正确称赞孩子,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有的家长会误解“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个概念。“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一味地表扬,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感觉良好”。那些建立在单纯感觉良好的“虚假自信”不是真实的自信,对孩子发展弊大于利。著名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教孩子“表现良好”而直接教孩子“感觉良好”的。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现实困难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往往拔高估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造成“眼高手低”,一旦遇到真正挑战,仍然会遭受挫败,影响自信心。因此,父母要学会合理称赞孩子。
称赞一定是有理由的,要向孩子讲明是因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才获得的称赞。另外,父母要学会控制称赞的程度,使之与孩子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不要过分夸大。“表现良好”是“感觉良好”的根基,孩子在表现良好之后通过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引导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乐观对待成功和失败。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心理学家花费20年的时间,通过对50万名儿童和成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人群中存在悲观解释风格和乐观解释风格。自信的人面对成功和失败往往有着乐观的解释风格,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有着悲观的解释风格。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结果,是短暂的、可以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由于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是乐观解释风格,更容易获得自信心。
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永远”或者“从不”,认为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而习惯将好事视为“有时候”或者“偶尔幸运”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那么孩子是悲观解释风格,更容易丧失自信心,需引起父母的关注。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归因倾向可以训练,通过训练一个人的解释方式可以提高自信心。一个男孩一直被同伴排斥,他如果认为“我从来就没有朋友”、“没有人喜欢我”等,那么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自卑。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他们只是今天对我很凶”、“他们生我的气”、“我最近对他们的行为也不太好”,帮助孩子认识到现状可以改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学会怎么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归因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三方面。家长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感”。家长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就是要让孩子获得“自我胜任感”。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其实跟“重要感”和“自我胜任感”都有密切关系。
亲子打卡阅读第四十五天李嘉泽20170831今天和孩子阅读的是:《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主要叙述乌鸦找水喝的过程,表现了乌鸦找不到水喝的着急,可是找到水又喝不到嘴里的无奈,最后它想出好办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喝到了水的喜悦。[6]乌鸦喝水告诫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动脑筋,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值得我们去留心探索、发现,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千万不要为事物表面所迷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