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我做得比你好,就应该我做吗?
1、什么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1)背景出处:
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可以增加产出。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处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也可以增加总产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
2、工业案例:
(1)绝对优势: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另一生产方高。
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则A的生产效率比B高。
(2)相对优势:某一生产方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要低于另一方。
A生产一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一辆汽车需要3天,但是B用3天时间可以生产5辆自行车,而A用2天时间可以生产10辆同样的自行车。这样看来,如果A不生产汽车的话,他可以生产10辆自行车,换言之,他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0辆自行车;而B如果不生产汽车的话,他可以生产5辆自行车,换言之,他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只有5辆自行车。
A拥有生产汽车的绝对优势,因为他的生产效率高;而B拥有生产汽车的相对优势,因为他的机会成本低。
3、农业案例:
你耕田我来织布:你耕田的效率比我高,所以耕田由你来;我织布的效率比你高,所以织布由我来。而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即便你织布的效率比我高,只要我的机会成本更低,织布还是应该由我来做。
4、体育案例
亚当·斯密告诉起步的科比:小飞侠你要在球场上出人头地,就要练好技术,把人比下去!然后科比用666训练法练出绝世武功,单场81分。如果照这样下去,大家都不玩了。
大卫·李嘉图这时告诉科比:渣科你再屌也没法像少林一挑五啊,相信队友,专注于你最擅长的事!
因为强,所以可以打多个位置(多个机会可供选择)。但终究是一个人,所以只能占一个坑(有抉择,从而有机会成本)。所以即使是全能者也要专注于最擅长的事情(绝对优势中的比较,优中择优),同时让队友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矮个里选高个,绝对劣势中的比较优势)。
不论一个人是否有绝对优势,他都可以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并且从交易中获益。
【总结】
1、比较优势,不跟别人比,与自己比,看自己做什么最有优势,然后就只去做这个事,再与别人交换,这样彼此的收益都是最大化的,这样的社会总财富是最多的。
2、我做得比你好,也得你来做。应该把事情交给机会成本最低的人去做。→ 不断投资自己,变相增加我们的机会成本,降低我们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最终,把那些价值不高的事情交给机会成本更低的人去做。然后,我们在某一个点上集中爆发,打造职场核心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