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玉想》,说玉是一种美丽的、莹润的石头,温润凉滑,触手生温。不似金银珠宝那般闪烁夺目,却有它们没有的坚硬柔澈质地,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还有因此形成的审美哲学。
在古代,人们称赞一个男子身材优美颀长,便赞美其为“凌风玉树”,说一个人面容俊秀,皮肤白晳,便称其为“面若冠玉”或“面如美玉”,人们还用以歌颂一个男子的优秀品德,唤其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形容美男子酒醉时的行止“颓然若玉山倾倒,矫矫若孤松欲扶”,何其美丽优雅!可见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玉石所涵盖的多种优秀品质,亦被人们广泛用在诗词歌赋中,贴切的形容和比喻人们所钟爱的人物或诗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一种智慧和谦逊;“抛砖引玉”则是一种礼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是一种慷慨陈辞、宁死不屈的决然;玉,在中国有其特有的文化,不似金银,被当成黄白之物。玉在士大夫的眼中,有连城的价值,温润的华彩。值得珍藏。同时也是祭祀的法器,焚香沐浴之后,被皇帝珍而重之的持在手中,默然念祷,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绝世的美玉亦会引来争夺,例如和氏璧,便差点引来两个国家的战争。但这并不是玉的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人的眼中,则被当成气节的象征,所谓“白璧如圭,君子如磨”,玉是容不得污秽沾侮的,即使白壁微瑕,亦引为憾事。而在平民百姓的眼中,玉是辟邪之物,琢磨成观音或十二生肖的形象,穿一根红绳,郑重其事地挂在小孩们的脖子上,保佑他们百邪辟易,平安长大。在这里,玉是喜乐吉祥的象征,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望:子孙平安、繁衍不断。
而玉被琢成了手镯、耳环、钗钿等到了仕女的手中,除了在花前月下将她们妆点得如花似玉,更加美丽丰彩之外,洁净的玉,通透的质地,也是一种清贵柔婉的象征。体现着她们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还有明澈如朝华的无瑕青春。在这里,玉又是美的代名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古诗词中,那些在玉阶上徘徊,雾露湿透了鞋袜,最终只能惘然地剪下玫瑰花枝插入水晶瓶中的少女,插花之时,看着水晶帘外隐透的玲珑秋月,月光映在皓腕如雪的藕臂上,照着绿汪汪晶水透碧、顺着手臂的动作往下滑,滴溜溜直转、最终垂至手腕胫部的翠玉镯子(那昔日丰腴如今细瘦了的手腕),又或者解开系在腰带上的八宝比目鱼羊脂白玉佩,看着清减的小腰围,自怜幽独,又不知在歌声中倾注了多少“玉郎远去,鸿雁塞绝”的宛转情伤。玉、玉郎、有匪君子,如搓如磨。玉在这里,又成了情、或情郎的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玉的美丽不象钻石。需要切割,打磨出千百个切割面之后,光芒凌厉的自每一个小镜面折射出来。灼人耳目。玉是可以成块的琢成玉佩、镯子或钗环的。无须过多的打磨。玉是绵密温柔,尔后光澈纤秀起来的石头。本质上,它仍是一块顽石。纵然千变万化,仍不改初衷。玉,可以作祀天的法器。仁女的佩环,亦可入寻常百姓家,妆点普通,点缀平凡岁月。可谓不分贵贱贫富,老少皆宜,喜闻乐见。
你,喜欢玉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