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园地
(学生习作及点评)那时花开

(学生习作及点评)那时花开

作者: 唯奇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21:46 被阅读260次
    (学生习作及点评)那时花开

    那时花开

    戴芃萱

    她开了哟!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似乎过了一个寒冬还意犹未尽似的,极早的春里,风中还带着沁骨的寒意。门口的冬青树是一成不变的深绿,规规矩矩的,而其他草木也是懒洋洋的杵在地上,做着冬天的酣梦。

    而她,毫不起眼的她,竟在这早春,赶趟儿似的绽放了--那是一朵红梅。

    我本是漫无目的地走着,却猛的被一株红色牵去了目光,那红有如女子额上的花钿,内敛而不张扬,一股清秀的气息涓涓流出,面前一片沉睡的景慢慢被染成明丽的红色,整个色调都变得欢悦起来。我顿住了,再也迈不开脚步。

    从未见过如此惊艳的花,但她惊艳于何处,我却又说不清,道不明了。花瓣层层叠叠,却又不似菊花、牡丹那样繁多密集得令人眼花,像是窈窕淑女身着长裙,文文静静地一个挨着一个站着,微掩精致的面庞。裙褶上泛起渐渐变深的红色,自下而上的,如胭脂般可人。

    我凝视着眼前的红梅,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她稀疏的花蕊简直是可爱的精灵!嫩黄的花柱上顶着一点玫红的柱头。哈!这精灵还戴着一顶小帽呢。轻风拂过,花蕊摇曳,像是在朝我招手。

    在这美景之中,我陷入了沉思。丝丝缕缕的花香弥漫开来。“寻其而不得,而其确有之。”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一个刚毅而柔美的身影--花木兰。是啊,这红梅难道不像花木兰吗?同样是女儿之身,黛玉伤春悲秋而木兰坚强勇敢,她面对军帖,面对战阵,并没有退缩,而是以男子形象示人,驰骋沙场。回乡后又回归了安稳清丽的女子。难道木兰向往征战吗?不!她是向往安宁和平的。

    红梅难道无法忍受冬天的严寒吗?不!是因为她向往春天,向往美好。她虽有经受寒冬的能耐,却选择了在这万物慵懒的早春开放,她的向上使人舒心。

    我又望向那株红梅,不禁想起她可怜身世:原是我家院子中一株娇生惯养的盆景,可不知为什么变得萎靡不振起来,被扔进花圃后的她,竟顽强生长,乐观地蜕变为一株惊世艳俗的花卉。

    那时,那朵红梅的绽放,应是对我的原谅和救赎吧。


    点评:

    描写细腻。这篇短文,通过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既描写了红梅外在的形态美,又揭示了红梅内在的精神美。如,“花瓣层层叠叠,却又不似菊花、牡丹那样繁多密集得令人眼花,像是窈窕淑女身着长裙,文文静静地一个挨着一个站着,微掩精致的面庞。裙褶上泛起渐渐变深的红色,自下而上的,如胭脂般可人。”这段文字,把红梅比作“身着长裙的窈窕淑女”,把红梅与菊花、牡丹对比,突出她的外形美;把红梅的“裙褶上泛起渐渐变深的红色”比作“胭脂”,描绘出红梅色彩的“可人”。既从视觉的角度绘红梅的“形”,又从嗅觉的角度写红梅的“香”,如,“丝丝缕缕的花香弥漫开来”。“春寒料峭”的描写,交代了红梅生长的环境,更突出了红梅顽强而乐观的精神。

    联想自然。作者抓住红梅和花木兰两者都“向往和平”“向往美好”,都“勇敢”“顽强”的共同特点,巧妙地由红梅联想到花木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习作及点评)那时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hh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