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张秀丽|也说“掉向”

张秀丽|也说“掉向”

作者: 大力133338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09:12 被阅读517次

https://www.jianshu.com/p/786e9be10f8a?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几年前,在山师学习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我就特别想不通,那就是我的“掉向”问题。

以前,我是从千佛山校区北门进的,那个高高的毛泽东雕像在亲切地朝我招手,那个时候,站在广场上的我知道,我面朝南,雕像朝北。

山师毛主席雕像

而之后的一年,当我坐着出租车从山师南门下的时候,我竟然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尤其是进了宿舍楼的那一刻,整个南北完全调换过来了。

在经历了几次找错宿舍门之后,我试图解释自己的“掉向”问题,无奈并没有科学研究加以解释。今早,看了李克富老师的文章后,我突然想到,或许这跟三个方面有关。

1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简单说,思维定势就是我们刚开始对一件事情的认识,会影响着我们之后对想用或相似事情的判断。掉向者并不是不知道东西南北,只是脑中的感觉还一直停留在刚开始的方向感中,怎么都出不来。

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就好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蔡加尼克效应”

偶然的一天,当心理学家布鲁玛·蔡加尼克端坐于维也纳的一家餐厅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服务员似乎只记得那些正在服务的顾客,当结束时,顾客的需求就从他们记忆里清除了。

蔡加尼克回到实验室对这一现象进行试验。她让被测试者连续去完成22种小任务,其中一半任务完成了,还有随机的一半任务没有完成时被中途停止。接着她让被测试者回忆做过哪些事情。结果他发现,绝大多数被测试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这种记忆现象后来就被称“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很好地解释了未完成事件带给我们的影响。对初恋的美好回忆,很多都是这种效应在作怪。

(左)布鲁玛·蔡加尼克

然而,在我看来,“蔡加尼克效应”也是思维定势的一种。我们大脑选择性地回忆那些对我们印象深刻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对我们而言,一定是有意义的。或许是为了生存,就好像是餐厅服务员记住没有结账客人的菜单,或许是为了保留事物的完整性,就好像是我们记住没有做完的事情远比记住做完的事情多,也或者是为了保留我们内心的一个向往,就好像是我们一直认为初恋很美好一样,还有一种可能,或许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它背后的含义,那就是我们记住的东西,一定在提醒着我们一些东西。

这就是我想讨论“掉向”带给我们的第二层含义:机体智慧。

“机体智慧”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理论中的一个独特的概念。他认为: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感受和评价经验、事件的能力,其表现就是“有机体评价过程”。 这种评价不依赖外部标准,也不借助于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

根据“机体智慧”理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记住的某些东西,一定是让我们产生了满足感,正是这种满足感,才让我们的这些记忆如此深刻,难以消除。

当一位女性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是如何被婆婆伤害,被小姑伤害,被丈夫伤害的时候,我惊讶于她良好的记忆力,因为很多事情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她却依然记忆深刻,甚至是对当时人物的表情,某一句话都能细细描述。这位女士的行为是不是表明,她的这些记忆,带给了她满足感,她的被害者心态在诉说中得到了强烈的满足,这也就成了她多年来用以控制别人的唯一的筹码。

如此想来,“机体”还真是“智慧”呀。我们记住的,一定是我们想记住的而已,而我们想记住的,一定是对我们有意义的。

3 老师说,“掉向”可能跟“强迫”有关,想想确实有道理。

我是如何处理“掉向”这个问题的呢?好几次,为了让自己不再忍受掉向之痛,本来离着南门只有几部之遥的我,在济南那炎热的中午,我会徒步到北门,从北门重走一遍,那样好像我的方向感会好一点。

而我的父亲也“掉向”,有一次,他为了克服自己的错觉,重新坐车回到他认为不掉向的地方,坐上了他认为不掉向的那班车,把自己来时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那个时候,我陪在父亲的身边,心里直犯嘀咕:难道父亲得了强迫症了吗?为什么走过的路非要走一遍呢?

如今细细想来,自己身上何尝没有强迫症状呢?曾经有很多人说我“固执”,这个我承认。也有好几个人,在我坚持写文章的日子里,说这是明显的强迫症。如今,我好像信了。而寻根究底,我们这群人中,强迫症装最严重的,竟然是李老师,我们的大boss,他可是坚持天天写文章好几年了。如此想来,竟然害怕起来。(请接收我银铃般的笑声)

其实在李老师的这篇文章当中,仔细分析了“掉向”跟“错觉”的关系,在此就不赘述了。

怎么样,您也有过“掉向”的经历吗?来,我们一起来分析。

宋昊宇作画

相关文章

  • 张秀丽|也说“掉向”

    https://www.jianshu.com/p/786e9be10f8a?utm_campaign=hugo&...

  • 张秀丽|也来说“道”说“道”

    在我们老家,如果有哪家人发生了矛盾,往往需要找个局外人来明辨是非,用土话讲叫“说道说道”。过了这么多年,才隐约理解...

  • 掉向

    我感觉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容易掉向,也就是分不清东西南北。 印象最深的是哥哥的房子,一到他们小区,我就掉向了,...

  • 掉向

    有没有听说过"掉向"这个词,在我们这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分辨不清方向。小时候听到有人说掉向总会特别奇怪,好好的怎么就...

  • 掉向

    掉向? 无妨! 卧一小舟 如若向西,门前流水尚能西 或者向东,奔流到海不复回; 驾一良马 向北去吧,荷花别样红 向...

  • 张秀丽|2018,我也来总结

    2018年实在是太忙碌了。我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那就先从三月份开始说吧。 从三月初开始,培养孩子弹钢...

  • 张秀丽|言多必失

    办公室一位女同事在发牢骚:“我之前有位同事,她和我一起毕业,但是因为在乡镇,去年就评上了职称,今年又调到了城里工作...

  • 张秀丽|思念

    悄悄的, 思念又来了。 忍不住在想, 你现在在哪里? 是否也和我一样, 悄悄思念。 脑海中, 你的容颜模糊不变, ...

  • 也说“把话说掉”

    看到新浪一篇博文《把话说掉》,很有感触。是的,我们每天都要说掉许多话,才能舒坦、安然。想象了下,一天不说话是怎么情...

  • 老妈掉向

    妈妈从老家过来帮我带了几天小孩,昨晚她在小区门口下车去买馒头,我带孩子先回家了。然后,过了好久好久,老妈才回来,说...

网友评论

  • 千江的月:理论充异,学习了,思维定式的视角很独特:+1::+1:
    大力133338:@千江的月 被“掉向”搞的,被李老师“训”的,没事也要说出个事来。😊
  • 龙哥_da68:知道自己“掉向”啦,就想办法改正过来就行呗!😀
    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掉向”感觉,像李老师说的“太阳从西南方向升起”,也像生活中在“掉向”的感觉里做的违背原则的事。
    例如,小到小学生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的小混混、烟酒过度的普通人,大到网络信息犯罪、三股势力、某些国家发动战争等。
    “掉向”是少数人在特殊状态下的歪曲认知。既然是“歪曲”认知,那就是相对于“正确认知”而言。
    做为普通人,发现问题远远不如解决问题更重要。就像我们会使用手机就行,不必过于关注手机运行原理。
    探究“掉向”的原因,不如多去改正“掉向”的方法。
    龙哥_da68:@龙哥_da68 😓😓
    大力133338:@龙哥_da68 关键是想改,该不过来。臣妾真的是做不到呀。😂
  • 孙丽芹_520:第一种解释特别有感觉
    孙丽芹_520:@大力133338 从96年来青岛就没掉过来😂方向是什么?
    大力133338:@孙丽芹_520 俺的思维定势太厉害了。您也“掉向”吗?😊
  • e9eb5bc95fe1:我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孙丽芹_520:@大力133338 哈哈
    大力133338:@弥勒_4725 您非得跟我杠上😂

本文标题:张秀丽|也说“掉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id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