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物品,就是整理内心——《空无一物》观后感
今天看《空无一物》4-6集,有三点印象深刻:
1.私人物品,不允许放在家里的公共区域。
——坚持这一底线。
将私人区域和公共区域绝对分开。
这样做的好处是:私人区域的整理,我可以提建议,但也不干涉。
但公共区域放什么东西,该怎么放,规矩一点也不准破坏。
于是,奇迹出现了:
当把客厅收拾的整齐有序时,家人也不自觉的开始收拾自己的房间,以免与客厅差距太大。
但是,也绝对不能冀希望于所有的人会改变,特别是老人家。
这时,能做到的只有一个关键——“公”“私”分明。
2.好不容易收拾好的东西,很快又弄乱了怎么办?
采用“物品所在地确定法”。
简单点说,就是把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用完后及时归位。
为了方便所有人都能知道,我觉得最好在固定地点贴个标签。
想一想,我们家就有一样东西,从老人,到3岁的小宝,都知道在哪里。
什么东西呢?剪刀。
就是厨房里挂钩上。其缘于有一天,忘记是谁,在苦苦寻到剪刀之后,在家里大喊了一声:“以后剪刀都统一放这里啊!”,于是约定俗成,以至于搬了一次家之后,也还会厨房钉个钉子,把剪刀挂在上面。
只是,这样的“物品专属之家”太少。
3.整理遗物,就是整理与逝去的人最亲近的人的内心。
其实有时,真可以问下老人家,甚至问下自己?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最希望家人给你留下什么?最希望自己留给家人什么?
割舍不下的东西,其实是割舍不下物品所附着的回忆。
一起生活时,善待家人,和睦相处,比睹物思情,重要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