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连续发布多篇文章关注“下沉市场”,该系列报道称,挖掘好下沉市场,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继续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第一引擎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笔者注意到,三篇文章的标题分别为《下沉市场消费增长的“金矿”》、《下沉市场不是“中低端市场”》 、《服务沉下去,质量升起来》,仔细阅读,三篇文章分别对“下沉市场”进行了肯定、鼓励和期待。
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下沉市场的消费群体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左右,几乎覆盖了95%的国土面积,潜力巨大。
人民日报称,发展“下沉市场”,要“适销对路的商品更多些,消费后顾之忧更少些,监管服务力度更大些。”
01 逆袭一二线,从边缘跻身主流
事实上,“下沉市场”并非什么新概念,之前已存在了很多年。只是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下沉市场”还属于被互联网巨头所忽视的边缘市场。
后来,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接近尾声,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大的市场流量被BAT等巨头互联网公司瓜分殆尽,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把目光转向三四五线等下沉市场,以挖掘新的流量增长点。
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也开始逆袭,慢慢成为比一二线城市流量更耀眼的存在。
随着交通网络、物流,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网络支付等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互联网覆盖率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开始向下延伸拓展,下沉市场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释放出大量的消费需求。
相比而言,一二线人群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拥有更低的消费意愿。与此同时,一二线的消费能力也渐渐落入下风。一方面,一二线人群虽然人均收入高于下沉市场人群,但人口总数远少于下沉市场,因而在居民总收入上远低于下沉市场;另一方面,一二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已落后于下沉市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
终于,在促消费增长等方面表现越来越出色的下沉市场,不负所望,成为新兴互联网公司逆袭的希望。
2016年6月上线的趣头条,专注于三线城市以下的用户群,在18个月内从零长成一家估值16亿美金的公司,短短两年时间就于2018年9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到46.62亿美元,上线不到三年,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接近3000万。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上线仅三年就于2018年7月在美国上市,首日市值即达到351亿美元,相当于2/3个京东。2019年8月21日,拼多多发布今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2.9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期的61.88亿元,同比增长169%。
2014 年上线的快手,定位三四线城市用户。截至2018年12月,快手拥有超过1.6亿日活用户,注册用户达 7 亿,近一半的国人都在使用。
成立于2016年5月的水滴公司,从成立起就深耕下沉市场, 70%以上的用户均分布在“下 沉市场”,其中80%的筹款用户、72%的赠与用户以及77%的网络互助用户、67%的保险用户都来自于自于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
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获得两轮共将近16亿的投资。截至目前,已为大病患者免费筹得235亿元医疗救助款,为7458个家庭划拨互助金超过10亿元。
趣头条、拼多多、快手、水滴公司正是因为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获得不菲的成绩,被业内称为“下沉市场四天王”,快速成长为新的互联网巨头。
至此,下沉市场从被互联网公司所忽视的边缘市场,正式一跃而跻身主流。
02 从巨头必争之地到官方认可
可以说,下沉市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下沉市场人群旺盛的购买力,为新兴公司带来了新一轮竞争机会,大大改变了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格局。
随着下沉市场进入主流视野,不甘被赶超的阿里、京东、苏宁等传统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跟风,努力向“下沉市场”靠拢,以获取下沉市场巨大的流量红利和媒体关注度。
2019年5月,阿里巴巴发布财报显示,过去一财年,淘宝天猫新增的超过1亿的用户中,77%来自下沉市场。
2019年7月,蚂蚁金服副总裁尹铭透露,相互宝所有成员中,56%来自三线及以下区域,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成员占到了32%。
2019年8月,苏宁在零售云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在18个月内在县城内共开了3650家零售云店。
2019年9月,淘宝天猫总裁蒋凡透露,阿里巴巴核心电商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已达40%。在过去两年里,阿里巴巴新增的活跃用户超过七成来自下沉市场。
2019年,在各大网络购物节上,下沉市场更是成为所有电商的必争之地。
苏宁易购在“818发烧购物节”期间正式宣布打通快手小店,走直播带货之路,剑指下沉市场。
双十一期间,下沉市场成为淘宝天猫的重点。围绕下沉市场货品供给和品牌供给,以天猫为中枢、聚划算协同的方式,将聚划算作为阿里针对下沉市场的重要武器,全面地参与双11。
同期,京东加速挺进下沉市场,全面触达超5亿的下沉新兴市场用户,计划卖出超过12亿件低价好物,全面满足下沉新兴市场消费群体省心又省钱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到11月1日24时,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1日全天低线级市场整体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4%,下单的新用户中72%用户来自低线级市场。
不难看出,关于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地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下沉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关键的内需新增量。在未来,下沉市场将持续释放红利。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QuestMobile发布了一份“下沉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到6.18亿,人均使用时长增长迅速,依然存在着庞大的人口红利。
不过,人民日报文章指出,目前影响下沉市场老百姓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潜力的充分释放。为此,要发挥保险“保护网”的作用。
人民日报引述水滴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鹏的话称,“有人患上大病,这个家庭的大多数收入都会花到治病上,整个家庭都不会有多余的钱用于其他消费,因此为已经得了大病或者还没有得病的用户提供一份保险保障就很有必要了。”
在沈鹏看来,和传统保险公司相比,互联网保险公司“下沉”的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大幅降低保单金额,触达更多用户,更有利于培养下沉市场用户保障意识。
相信,随着下沉市场的保障越来越完善,下沉市场的红利将释放得更加充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