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想靠单打独斗干出一番成绩,是非常难的事情。与他人合作,利用集体的智慧,才会让路越走越宽,也会更容易成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7050a0b3a4b958f8.jpeg)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跟他灌输合作共赢的思维,让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
下面几个关于合作的小故事,家长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讲给孩子听。
1.合作可以创造奇迹
有两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吃东西,也没有水喝。眼看就快要死了,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位长者,分别赐给了他们一根鱼竿和一筐鱼。
这两个人得到东西后欣喜异常,他们立即分道扬镳。
得到鱼竿的人,想尽快找到水源,好钓鱼来充饥。可他走呀走呀,还没有看到半点有水的迹象。最后当他的生命快结束时,他的眼前才出现一片蔚蓝的大海。遗憾的是,他已经没有半点力气走过去了,最后这个人死在沙漠里。
而那个得到一筐鱼的人,他想他要靠着这些鱼,饱餐一顿,充足体力,才能走出沙漠。可是当鱼筐里的鱼全部吃完时,他还是没有走出那片沙漠,最后也死在沙漠里。
同样的,也有两个人在沙漠里,他们也是在又饥又饿的情况下,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筐鱼。只是,这两个人没有着急着分开,而是一起商量,怎么样利用这根鱼竿和鱼,走出眼前的沙漠。
他们决定两个人先共享这筐鱼,等走出了困境,再利用鱼竿去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每天只吃一条鱼,然后相互鼓励,一起商量寻找沙漠的出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556bcfd9425ff5c9.jpeg)
就这样在鱼快吃完的时候,他们终于走出了那片沙漠,然后用那根鱼竿一起去钓鱼来维持生活。慢慢地,他们钓的鱼越来越多,吃不完他们拿到集市去卖。渐渐地,他们成了这个地方最有钱的人。最后,他们各自成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单打独斗,可能是死路一条,合作共赢,才能创造奇迹。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是赵国的两名大臣。
廉颇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能言善辩,出使秦国,却能在秦国的朝廷上与强悍的秦王周旋,保全和氏璧。又在赵王与秦王的渑池之会中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深受赵王的器重,封他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这一下,廉颇心里不平衡了,他认为自己的战功远胜于蔺相如的嘴皮子功。所以每次见到蔺相如,廉颇都是有意刁难、羞辱他。而蔺相如每每都忍让、回避,不与他针锋相对。
这下,蔺相如的门客不干了,他们都认为蔺相如太懦弱,想要离开他。蔺相如知道后,对他的门客说:“你们知道秦国为什么不敢来攻打我们赵国吗?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让他们知道我与廉颇不和,他们便会趁机攻打我们赵国。所以我不是怕廉颇,而是为了我们国家,不跟他计较个人恩怨。”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里,廉颇深受感动。他脱下上衣,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上,负荆请罪。从此,两人齐心协力保卫赵国,使得秦国在渑池之会后十年内,都不敢大举进攻赵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1676e7ffedc19bbb.jpg)
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此基础上真诚地合作,可以产生1+1>2的神奇力量。
3.合作不是单纯的相互依赖
有两个人,一个善于动脑,他经常会有一些绝妙的好点子。一个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人们都说,如果他们两个人合作,一定是个黄金搭档,可以干出一番成绩。
谁知他们两个的合作,却是问题不断,矛盾不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来善于动脑的人,只是把他的想法告诉那个执行力强的人,他也不管在实际执行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他总是说:“想是我的事,做是他的事。”
而执行能力强的人,也只是单纯地执行命令,他不顾现实的情况如何、方案可不可以实行?像这样的合作,当然会矛盾不断,也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合作不是单纯地依赖对方,还需要彼此深入的沟通、协调。合作,是运用两个人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3051b9585c3d5a22.jpeg)
独木难成林,一燕不是春。一支筷子易折断,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懂得合作的道理,将来孩子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平坦、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