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今年16岁了,没有上学,目前跟爸爸在河南老家待着。
大儿子平时的活动就是睡睡觉、看看视频、打打游戏、看看电影、骑车兜风等,很自由,很惬意,很舒服。
大儿子一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了婚,妈妈一直待在深圳。爸爸有时在深圳,有时在河南老家。
儿子从出生到一岁、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两段时间是跟妈妈一起待在深圳的。一岁到七岁之间、小学三年级读完到现在是由我带着的。
最近这几年,儿子都跟我在河南老家待着。偶尔会被妈妈接到深圳小住一段时间。
儿子的妈妈对他要求比较严,上学期间管的紧,不上学之后也给儿子安排每天练字,遥控指挥。当然这中间的训诫是少不了的,所以儿子对妈妈是有些怕怕的。
我对儿子完全没有要求,除了保障他的吃穿住之外,其它一概不管,由儿子自由安排。所以儿子跟我没大没小,玩笑随便开,关系比较亲密和宽松。
儿子常说,妈妈和爸爸对待他的方式是两个极端,一个管的很紧,一个根本不管。
我说,你两个极端体验都有,不也很棒嘛!
前年他妈妈电话邀请他去深圳玩,说是一个礼拜,最多半个月。结果一去就由不得他了,整整待了两个多月才让走。儿子虽然急的两眼冒火,但手里没钱,也买不了票,还有就是不敢违逆妈妈,只能忍受。
去年妈妈又邀请儿子去深圳,儿子学精了,任凭妈妈怎么好说歹说,苦口婆心,儿子死活就是不去。
今年妈妈不再提请儿子去深圳的事了。但儿子不知道是在家待腻了还是怎的,突然告诉我说他四月一日愚人节那天想去深圳玩一个月,并告诉我说,他是真的想去,不是开玩笑的。
他妈妈听说儿子要去深圳,自然高兴的不得了。
我给他在网上订了四月一日的高铁票,并在愚人节那天一大早送他到漯河西站。
不管是老婆还是儿子外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一般不主动打电话给他们,一来我希望他们不受我的打扰,玩的开心;二来我自己对每个人都没有特别的需求,不打电话也不会着急。
儿子每天都打电话给我汇报他在深圳的情况和感受:今天都见到谁了,又去哪里玩了等等。
突然有一天,儿子在电话中告诉我说,他决定要回来,必须回来,越快越好。她说妈妈对他管的太多:睡觉、起床要按时,吃饭不能超时,每天要看多少页书,练多少字……他快烦死了。
要知道儿子在我这里可是完全自由自在,想几点睡就几点睡,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想吃饭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啥就干啥,没有约束,没有限制,没有要求,一切都自己说了算。
这么大的反差,儿子怎么受的了?!
我通常对儿子的要求一概满足,不设前提,不讲条件,除非我做不到。
因为儿子当时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当天的高铁、飞机什么的早就没了。我就帮他查找第二天的高铁票,结果就剩下早上九点多的一张票了。我问了儿子时间合适后,当即订票,但在付款钱,系统提醒,那仅有的一张也没有了。
我继续帮儿子查看第三天的高铁票,余票很多。正当我准备问儿子确定哪一个车次时,儿子的电话打过来了。
儿子说,他跟妈妈说了要买票回家的事,妈妈不同意 ,态度很强硬,说必须要待到五月四日之后才可以走。儿子问我该怎么办。
我一听这个,心里很不舒服,很不服气。我告诉儿子:你想回来就回来嘛,为什么要听你妈的呢?你要是真的想走,你跑出来就是,不用给你妈说,我给你买票,你想办法到车站就行了。
儿子表示同意我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我请他想清楚是否真的决定要回来,以及想坐哪趟车,想好后再告诉我。
这时儿子的阿姨、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婆发话了:你不要忙着给他买票,等他确定好再说吧。他因为在那里不高兴而跑回来,这个行动未必会解决问题,如果他感觉不自由,他到哪里吸引来的都会是不自由的经历。
老婆的话启发了我。儿子需要解决的不是行动和结果,而是想法和感觉。不要用行动来解决心情不好的问题,而是通过调整想法和感觉来解决问题。
再次和儿子通话时,我开始用吸引力法则给他批讲:
你当然可以回来,如果你愿意,如果你决定要回来,总是有办法的。
妈妈不能控制你,限制你,唯一限制你的是你的思想、你的信念。
如果你有害怕、担心妈妈的信念,你不一定非要挑战自己的信念,不一定非要和妈妈作对,或者说,你甚至不一定非要这两天就要马上回家。矛盾时、心情不好时你采取行动没什么用,也帮不了你。
不是说你回家了才开心,在妈妈那里就一定不开心。你的不开心和不自由的感觉是由你的关注点、你对事情的解释决定的,不是由你在哪里、事情本身如何来决定的。
儿子对我的“教导”的标志性回答是“哦,是这样啊。爸爸,我知道了。”
儿子一开始就对吸引力法则印象不错,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当爸爸的助手,成为吸引力法则教练,虽然现在不像爸爸仍然这么大的热情,但一有什么困惑和难题,就会找我用吸引力法则帮他解决。而且一有机会都会向他妈妈推介他老爸的吸引力法则有多牛。
我突然来了灵感,继续给儿子批讲:你不要在妈妈这里遇到一点点不愉快就嚷着要回家。你要学会看到你妈妈和她那里的积极面,找你满意的地方,不要挑毛病。
我告诉儿子:“你知道吗?如果你妈妈身上有9个地方你不喜欢,有一个地方你喜欢。你把注意力放在你喜欢的这一个地方上,慢慢的那另外9个地方也会变成你喜欢的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妈妈身上有9个地方你喜欢,有一个地方你不喜欢,你把注意力放在你不喜欢的这个地方上,慢慢地,那9个地方也会变成你不喜欢的。”
“哦,是这样啊。我知道了。爸爸。”
“你看,你说过很多次,妈妈做的饭特别好吃,比爸爸做的好吃和丰富。妈妈这里图书馆有很多书,这里广场很大,超市物品琳琅满目,比家里的大多了。”我还特别提醒儿子,你看,妈妈每天好几个小时都在上班,没有专门派人看管你吧?你有大把的自由时间,不是吗?当你把注意焦点放在妈妈限制你自由这一点上,你会放大你的不自由,吸引力法则会带给你更多不自由的经历。
“哦,是这样啊,我知道了。”儿子很聪明,一说就懂。
两天过去了,儿子再没提回家的事,而且每次通电话,都开始向我谈论在深圳、在妈妈那里好玩的事,比如。他们几个人一起去大梅沙玩,叔叔很憨厚,很有趣等等。
能用吸引力法则帮到儿子,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