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居住在革命路,
他们生活在革命路,
他们离开了革命路,
只是结尾,其中一个人被革了命,而另一个被命革了。
——所谓人
[图片上传失败...(image-71c3b1-1551105930081)]
![](https://img.haomeiwen.com/i807542/1a95d17cacaaa1a3.gif)
电影不仅造梦,同时也反映现实,大部分的爱情片都是以王子和公主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谢幕,大家被经历曲折和磨难的恋人们最终的执子之手所感动。
而这部电影给出来的却是,当那一幕在众人的感动和祝福中谢幕之后发生的故事,王子和公主住进了城堡发生的故事,而且是现实的城堡,不是古代的城堡和清朝的后宫,现实的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美国1950左右的故事,真实而不缺细节,而且好的文学作品很难被排出好的电影,因为很难去表达文字的内涵之意。
这部影片的导演做的很棒,小李子和肉丝的演技也很棒,整体来说这部影片是让我记住了很多片段同时也久久不能忘怀,而且不同时间去看,都会得到新的感受,难得的佳片,可以和科幻片中的《星际穿越》所媲美的作品,在我心中。
看标题还自以为是战争题材,结果却是生活题材。再仔细想想,“革命之路”确实符合,每一个人的一生,貌似都是走在自我革命的路上,只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结局并非如电影的结局,而个中起伏的过程,鲜少被记住。
(一)接受平庸,只不过是开启你漫长平淡无奇生活的开始,而结局,还用问么?
电影中,除了那个好不容易可以申请外出4小时的精神病人约翰。每个人都接受了平庸。
当frank接受了上司巴特的邀请,继续担任公司的销售的那一刻。
当April在酒吧决定和shep跳舞然后车上make love的那一刻。
当John接受精神病治疗的那一刻。
每个人的一生,是否有很多次机会,而你是否又有很多的机会选择放弃或者坚持你的梦想,有很多次机会,你可以接受平庸,也有很多机会,你可以选择不凡,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接受平庸的选择,唱着不凡的歌曲,你没有错,平庸之路没有错,它只是就这样而已。
(二)真实的疯子,他有病!真的有病!
最讽刺的就是约翰的妈妈——海伦,每次约翰的实话击中这个对没有未来的她的未来充满期望的时刻,总会说出那句,他有病,他有病,有病!
是的,在她看来,他有病,是真的有病;在他看来,她正常,正常得无可挑剔,只是约翰可以看穿弗兰克的谎言,可以看到在宣誓勇气的背后,是缺乏面对绝望和新开始的勇气,宣誓承担责任的弗兰克背后,是偷摸的欢愉和闲暇的享受。
(三)惠勒夫妇
他们可是惠勒夫妇啊——每个人都看得到他们的不同,每个人都害怕看到他们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希望他们没什么不同,直到最后他们没什么不同,他们便安了心。
(四)巴黎目标是否可以解决一切?
细细品味电影里当肉丝作出决定,举家迁往巴黎的时刻,往日里沉闷而无聊的家庭氛围瞬间被点燃,不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单调,阳光洒进房间的气味都不一样了,晚上一家人坐在床上为即将到来的未来憧憬,看着地球仪上的法国巴黎,阅读者大使馆的宣传手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都是如此的值得期待。
这段熟悉的场景换到现实中的生活,很多时候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换一份工作,搬一次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旅游,就可以改变一切,改变出了创造了激情,但同时也创造了不切实际的憧憬,你只需要回顾下自己的感受,出发前的各种憧憬,旅途中的诸多意外,心情的变化无时无刻在提醒你:没有“神奇的子弹”,生活也是如此。巴黎会是人生改变的目标吗?是的,但是它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吗,电影的结局给出了答案。
每个人都应当对未来有期待,因为目标让你有方向,可是目标只是旗帜,让你可以看到他,但它不是任何工具,不能改帮助你达到目的地。记得leo对少女说:生活总是如此。也知道罗曼·罗兰的名言: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that is the truth of life after still love life to recognize.
(五)直面live多年之后你会是谁呢?
当变革一旦发生,就不会有中途停下来的可能,崛起与覆灭,终究要有一个结果。
在经历live/life的你,是否依然会说,生活总是如此,依然也会觉得自己是那个true herois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