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金和小黄是家乡大北地的住户,三十多年前,凭着年轻一身血性,踏上了北漂的历程。两个人扎根于北京某电子厂,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倒也在北京有了房,虽不太大,但风风雨雨中,有一方自己的安歇之地,有了无尽的温馨与欢乐。只是多少年走来,他们始终没有解决了北京户口,女儿上学需要找人托关系,出高价钱,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一年年下来,花个一百多万都不在话下。
好在女儿也很争气,学习成绩节节攀升,高中毕业后,考中了加拿大的本科,开始了留学的历程,一年五十多万,高昂的学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五十知天命,想来想去,他和妻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北京的房子,在老家盖一座院子,回老家发展,岂不是很好的决策。说干就干,北京的房子卖了300多万,在老家盖一座房子也就50来万,就基本是顶级配置了,剩下的钱足以供女儿上学,还有自己的养老钱了。
一座独家小院矗立在村子南边,比在北京的房子要大多了,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天天仿佛是在度假,种种迹象表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慢生活是如此快乐,他和妻子在夕阳地照耀下,笑得那样安详,笑得那样温馨。
他们的一生,小时候在家乡长大,青年时相遇北京,恋爱婚姻,成家立业;中年时拼搏奋斗,经历了风口浪尖的惊心动魄,快节奏的生活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心。
三十年北京历史,犹如南柯一梦,犹觉余味无穷,一朝回归生养自己的黄土地,竟有说不出的亲切与惬意。
二
另一个故事也是关于大北地住户的故事。
老郭做过生意,干过建筑,手里多有积攒。家有三个女儿,为了传宗接代,好多年前,要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争气,成绩一个比一个好,皆觅得了佳婿,嫁得了好人家,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单单一个要来的儿子,学习学习不行,干事干事不行,前几年还迷上了网上赌博,为了还债,老两口把一生的积蓄都填了进去,才保住了这个宝贝疙瘩。
老了老了又得穿上战袍,重上战场,在县城的中医院旁边开了个早餐店,起早贪黑,忙忙活活,靠着吃喝的手艺,几年下来,倒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便要张罗着给儿子建房成家的事了。
正好在村里的大北地,有一户人家要卖房子。说起来,这一家原先也是一个破落户,早年间勉勉强强地建起了一座院落,地基悬在半空,并没有浇灌混凝土,石头一个个分离着,互不干涉,看着都让人担心。不料有一天时来运转,做了一笔生意,发了一笔横财,就想着改换门庭,把老宅出手为快。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家愿打,一家愿挨”,老郭就以十六万的便宜价接下了这个冤大头,人人都说不值,他倒笑逐颜开,自我感觉良好。
这几天,老郭头还在筹划着在二层上起个第三层,竟忘记了今年热天渗入地下室的黄泥汤,倒是扎扎实实把我吓得不轻,万一出了事故,自己的房子岂不是也要跟着一起遭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