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戏剧天堂
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说点什么吧

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说点什么吧

作者: 素心如简yan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20:51 被阅读668次

    按:这是一篇写了七八百字一扔几个月的简书,今天才有空完成它。


                                                                                    一

          离开内蒙,去年我到了运城国际。在众多的社团中我选择了创办戏剧社,上学期已带着孩子们成功地演绎了《哈姆莱特》。这是我在内蒙时排过的戏,对于戏剧社的孩子们这部剧是第一次接触,对于我却早已没有了新鲜感。

          这学期戏剧社的剧目怎么办?

          是重复原来演过的戏还是演出新的剧目?

          我不喜欢重复以前的东西。

          演新剧?那么剧目从哪里来?

          发动孩子们来创作?也有积极写作的孩子,但是交上来的东西不能用。我知道,孩子们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自己来创作?我自己倒是一直想创作一部校园剧,但一个寒假几乎整个投在三国课程的研发中,根本拿不出时间去写剧本。

          我翻了人艺的十几本演出剧目,找不出让我怦然心动的;开学前我又想起了莎士比亚剧——我实在对他情有独衷。莎士比亚的几幕经典剧我们在罕台时已演过了,翻翻检检,最后我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剧目上:《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4年我在老家教书的时候给孩子们读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花园相会那一段,那是在高中。现在,初一的孩子,能演这部戏吗?

          我犹豫再三。

          主要原因当然因为这是一部爱情剧,怕家长误会,怕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问老魏,他说:"有什么不能演的!″

            好,听他的,也听从我内心的声音。

            我打心眼里,也不认为一场剧会导致早恋。在青春岁月,遭遇这样的剧,说不定会让孩子们对纯真的爱情有个深刻的认识。再说,早恋不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就可以杜绝的。孩子们平时接触到的各种读物,各种影视作品,早就比这个更超限了。严防不如引导,引导孩子们认识真正的爱情,对自己的感情有个省察,这不正是我们对青春期孩子应该做的工作吗?我们正好可以借助《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孩子们体味纯真之爱与庸常之爱的区别。

            决定之后,我利用两天时间改好了剧本,这是我改编剧本速度最快的一次。

                                                                              二

            说说那次最难忘的排练吧。那时,我刚刚进入戏剧社,对于表演,既幼稚又迷茫,糊里糊涂中老师让我上来演戏。我很无助,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演,只好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演,可这种理解与剧情差别很大,自然地,我的动作就很不到位,手不知往哪里放,眼睛还总是不好意思看观众……总之,自我感觉表演得很笨拙。我是一个内心敏感而自尊心极强的人,哪一点做得不好,便会深深自责。尽管严老师并没对我说什么,甚至言语还很温和,但不知怎的,我的泪水就突然涌出来,不断地在眼眶中打转。这个细节,当然只有我自己知道。

                                                                                                                                          ——稼赫

            是的,因为戏剧社又进行了微调,加入了许多新成员,而且都是没有演过戏的,许多孩子要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起。

          在我想象中这部剧很快就可以搞定,还打算排演完后再排一个十几分钟或者二三十分钟的短剧,这种计划完全成了泡影。

          男主角琦源就是今年新加入的演员。他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罗密欧人选,套用剧中一句台词那就是——“他是我的意中人”。

          真的,他还没有加入戏剧社,我就觉得他是一棵好苗子,等到他今年加入戏剧社之后,我简直高兴得不能自抑,竞选角色的时候,我对吴老师说:“鼓动你们班琦源竞选罗密欧吧,罗密欧就应该是这样的,纯纯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样子!”吃饭时在食堂碰到他时我忍不住又叮嘱:“加油背台词,竞选男一号哦!”后来,他真竞选成功了罗密欧。

          演亲王的稼赫也是一个新演员。

          他音质特别好,听声音就知道很有竞争力。但他个子很高,一米八几的样子,在戏剧社中一鹤独立,除过另一个高个女生外,我不知让他和谁搭戏最合适,男同学都是够他肩膀甚至都不到的,我又遇到了以前在内蒙排戏时遇到的那个问题,大家个子高低太悬殊,需要在搭配上费思量了。好在戏中有一个亲王需要人演,虽然他一直想演一个台词更多的角色,但最后还是在我们的明示暗示下竞选到亲王这个角色。往那儿一站,身高压全场,很有几份派头。                                    这两个都是吴老师的得意门生,大概被她的魅力吸引过来了吧。

          还有好玩的新角色,譬如朱丽叶的侍女,也是个新演员。原剧中是朱丽叶的奶妈,我觉得让青春美少女演奶妈这个角色有些不太雅,就干脆改成了侍女,但为了有个性,仍然需要表现成一惊一乍的角色。有趣的是竞选这个角色的女孩子正好是我所带班级的女孩,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竞选这个角色,她和新加入的另一个男孩子永康,还有怡萱等几个老演员动了一点聪明的心思,竞选前来向我请教,两三个晚自习之后,就有些像模像样了。竞选角色时,她一出场,全体掌声,后面要参于竞选的别的孩子干脆直接放弃了。

          还有永康、亚轩等也没有演过戏,也都担任的是有些份量的角色。

          朱丽叶由原罕台的一个老演员泽宇出演,纯纯净净的一个女孩子,爱笑。

                                                                                  三

            在选定了角色以后,才开始真正的白热化,我们开始了排练,从起初我们一个个都拿着剧本在那里没有什么感情的读,到把台词背的滚瓜烂熟又有生动的动作,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多少次的课间操,多少次的午睡都因为这一部戏而奉献上去了,不过,在这么多次的单独排练后,我的进步很大,老师一个动作一句台词的给我教,那个时候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部戏演好!”

                                                                                                                                            ——岚翕

          排练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时间不够!这是从上学期就在困扰我们的问题。

          一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时间,对于这种近两万字的大剧来说不够完整的读一遍,更别说反复训练、还要排舞蹈了。孩子们平时又很忙,又是四个班的孩子,召集到一起都不太容易。

          只能像上学期一样,辛苦一些,利用午休、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周日下午来校后的时间,甚至课间操的间隙逐个突破,逐幕突破了。

          因为这是一部爱情剧,而我所面对的又是一群青春期的孩子,为了避免男女主角的尴尬,我和搭当吴老师已提前做了不少的工作,和孩子们讨论这部戏的意义,和他们讨论男女主角的纯粹与美好,让他们透过这部爱情剧体味更深层的东西。

          而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我也是谨慎又谨慎,尤其是对男女主角。

          琦源的训练从一开始我的要求就比较高,讲戏多,让他深刻地体会罗密欧的感情,反反复复地训练,要求他入戏。

          而对于演朱丽叶的泽宇,我没有过多要求,一是因为她是老演员,稍微一点就通,二是我总觉得提早让她入戏不是特别恰当。她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就让她先这样天真烂漫地演吧。直到整部戏排练得差不多了,最后两周的时间,我开始重点训练她的声音、表情、动作,要求她更深地体味人物的感情,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感情,用声音来表达人物的感情。毕竟是老演员,短短两周时间她就迅速地进入了状态,正式演出时,分寸把握得非常好,朱丽叶的羞怯、喜悦、忧伤、犹豫、果决都被她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还有别的演员,譬如亚轩和永康,要演两个打架的。但这两个孩子都是乖孩子,怎么都演不出那种感觉,说台词时不但语气不到位,还老是吞字,因为停顿不恰当,气息也有问题。一句一句地训练,一段一段的训练,我也不知多少个午饭后,多少个课间,训练了多少次。现在想起来都感到累。

          也有生气的时候。

            譬如在训练提伯尔特的侍童时,连着三个中午没有任何进展,用剧中神父相似的话表达"我这双老脚在这坟堆间跌来绊去",剧外的我,老腰弯下又抬起,一遍遍地示范而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暴躁起来。这个孩子今年进戏剧社时,我看他性格内向,本来是想着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的生命得到舒展,还特意给他加了几句台词。根据我以往排戏的经验,许多性格内向不舒展的孩子最后都是因为戏剧改变了状态,上学期的一部《哈姆莱特》对几个内向的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我相信今年也会一样,奇迹也会发生在这个孩子的身上。但在我一再指导一再示范没有任何进展的时候,在他连一个用手指着别人说话的动作也要我反复地示范再示范的时候,在他笑呵呵地说:“我真不会指呀,老师你说怎么指呢”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了:“难道我一个又一个午休就是为了陪你玩游戏吗?”“好,咱们谈谈吧,你认真想一想,要么下去用心练,要么仔细想清楚,能演就演,不能演了就退出吧。”后来这个男孩子真的提出退社了。我没有说什么就答应了。但心里其实充满着不安。我反思我对他的态度,我回顾他的表现,到底他是故意捣乱呢还是真不会用笑来掩饰呢?我想不出他要捣乱的理由,那肯定就是我的错了。好端端的事最后弄得自己心里充满着不舒服。到今天,我都在责怪自己。虽然责怪,但我还是没有找到解决之道。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我真不敢保证,可能真的自己修炼不到家,累了就焦躁,发火,作为一个成熟老师,这是多么丢脸的事。问吴老师我是不是给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吴老师说:“没事,因为他喜欢读书,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他不是那中一无所好的孩子。”后来暗暗地注意这孩子,好像也没因为戏剧社的经历在班上有什么不好的表现,心才稍稍放下一些。

            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戏剧社毕竟不同原来的班级排戏,挑人员时还是要有一定的尺度,不能只抱着普渡众生的目的,因为弄不好,众生没普渡,船都翻了,伤人又伤己。

                                                                                  四

            当我接触并深入一部戏剧深入一个角色时,我才渐渐发现,戏剧并非那么简单,每一部戏剧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一个角色,透过复杂的性格又代表着一种人性。在戏剧中,我收获了许多,渐渐领悟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灵魂。戏剧,不止局限于演技,更是一个寻找心灵的过程。戏剧本身不就是在唤醒每一个生命吗?我想这也是戏剧课程的真谛吧。

                                                                                                                                            ——稼赫

          本来打算从这学期开始,要在戏剧社的优秀演员中训练几个小导演,也确实这样做了。

        我和吴老师先确定了几个,因为是练台词阶段,发现他们自己的台词都说不好,因为时间紧张,我怕耽搁太久,又怕从一开始台词不到位最后难以纠正,所以,整个前期的训练,其实小导演是形同虚设的。有强迫症的我简直不能忍受听到那种不走心的台词,所以只能自己去训练。

          后期的时候,感觉有几个演员训练得比较成熟了,凯祺、轩宇、琦源,他们的戏基本上已没有问题了,就把别的演员分成三个小组,让他们三个来分头训练。效果好了很多。

          用不用小导演的问题到现在还在纠结着我。我确确实实地想把许多事情交给孩子们去做。今年演出用的PPT开始的雏型其实就是凯祺和泽宇做的,后期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虽然可用的只有几页图片,但毕竟孩子们在动手了。但让小导演指导组员排演的问题,我却始终做得不够彻底,我怕降低品质。

          我很羡慕一些老师让孩子自导自演,也能看到他们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锻炼。

          但我也在反复地问自己,我能这样做吗?

          我排演这些剧的目的何在?

          训练孩子们的组织能力是第一呢,还是型塑孩子们的灵魂?

          如果是训练组织能力,我可以尝试着放手让他们大干一场。但如果是型塑孩子们的灵魂,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况且这是面对整个初中部的。

            我选的剧毕竟和小学的剧不同,莎士比亚的剧本要理解吃透并不容易,要演出风格更难。

            毕竟一部戏不只是背台词,做两个动作,跳几段舞,在舞台上热热闹闹地展示给观众看一下。一部好剧,更应该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发生作用,让他们生命的质地发生改变。相比观众,我更重视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发生了什么。

            如果内心不能对剧本有深刻地理解,不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又怎能做到形神统一,又怎么能打动自己,从而感染观众?

            我期望着有这么一天,我能把一些孩子带到这一步,能在我跟他们讨论了戏之后,恰如其分地表演出来,并能很好地指导别的演员。我期望着有一天我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他们排练,偶尔指导两句,或者我干脆不用参与,他们就能自编自导一部高质量的戏给我看。但是现在还远远不到。

          我只能有限地让他们参与,并且一天又一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曾获得许多掌声:在幼儿园的时候,只要回家给父母背诵当天的儿歌就可以得到掌声;在小学的时候,只要认真对待学习,就能得到掌声……那些掌声的获得是如此容易。而这次在戏剧社的掌声却再不是那么容易,它真正地是我用咸咸的汗水换来的,如果说以前的掌声只让我感到美妙的话,这一次的掌声让我感到震撼,这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掌声。

                                                                                                                                              ——永康

          这是孩子们在演出结束后写的随笔。

          是的,在这一部部戏中,我们迷茫,苦恼,突破,跌落,飞翔,欢笑,哭泣,我们寻找着真正地自己,更好的自己,我们体味着人间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但这一切,我已难以用文字去描述。

            只记得在演出前,我还有着种种忧虑。

            作为已排过十部戏的老手,许多人可能都认为我已是比较成熟的戏剧指导老师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这种江湖出身的导演的专业性是远远不够的,今年相比往年,我是无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性不够。我知道我遇到了瓶颈。

           尤其是在舞台的灯光、布局等方面我都感到力不从心。对于这部相对抒情的戏剧,我知道这些东西都非常重要,少一样台上都会缺失一种氛围,少了一份感染力。

           在我苦恼的时候,我们的天使舞蹈老师帮我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是的,王伟栋老师真是天使。

          人好专业好。

           前一周我还在因为波哥看了我们的排练后有些情绪低落而忐忑不安,后一周彩排时王老师指导着仝彤老师为我们设计的灯光就让我欣喜,那一刻我才知道,他不只是个舞蹈老师,而且对舞台上许多事都是个行家里手!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帮助。王老师,不只用精彩的舞蹈,而且用他对舞台的专业知识解决了我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

          还有服装问题,各种琐碎事务,可是幸福的是我有可爱的搭档吴老师,整个戏剧的演出服全都是她负责购买,各种道具的统筹安排都一一落实,使我省了不少心。她也是我的天使。

             因为是爱情剧,我以常理推测,可能有很多家长心里在犯嘀咕:怎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演这样的戏?谁都知道这是一部爱情剧,而且这是一部反抗父母的爱情剧!这是在唆使孩子们早恋还是教他们反抗我们这些家长?难道不知道这个年代,早恋泛滥,叛逆者众,做家长不易吗?

            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我在演出前专门写了一则微信来阐述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

          然而事实是,孩子可能因为阅读色情读物而变坏(这也是电影必须分级的缘故),却很难因为一出爱情经典而开始谈恋爱。因为前者诉诸人的感官,后者诉诸人的灵魂。而诉诸灵魂的事物,往往都具有理想的性质,它只可能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像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相反。

          青春期正是情感的敏感期,许多所谓的恋爱,都是压力下无处安放的青春的释放,可以理解,但缺乏足够的精神品质。而一旦孩子对感情的理解拥有足够的精神品质,就很难随随便便地把感情倾洒掉。在一个孩子可以随时很方便地从网络中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时代里,担心一幕爱情剧?确实是多余的。而在最美丽和最敏感的年华里,遇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却能够提升情感的质地。

    ……

          好在,我担忧的事情最后都被家长们一波又一波的掌声打消了。想想在排演这部戏的过程中,因为时常要利用周五放学后排演,给家长们接送孩子增加了不少麻烦,他们每次都毫无怨言地等了又等,我觉得自己的担忧真是有些多余。真得像郭老师说的:“你不要小看我们这些家长的理解力啊,我们能分清优劣的。”郭老师的侄女就在我们戏剧社,虽然演的是一个不起演的小角色,她还是鼎力地支持着我们,她就是我们戏剧社可爱的家长之一啊!

            我也已许多次和明月教室的孩子们私下或者公开讨论过爱情这个话题了,其它班级的老师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话题。我想,这部剧传达出的东西孩子们也是理解的。

          况且,这部剧也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剧,它也是一部假手爱情来呼唤人与人之间宽容以待的社会剧。在当今这个盛产自私自利、以邻为敌的的小时代,它也让我们省察自己对待周围,对待世界的方式和心理。那么,对于演出的每一个孩子,甚至对于观众,它不正是一面镜子,一副灵魂清洗剂,让我们反观自己的灵魂,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从而灵魂得到洗礼么?

            幕总要拉下,灯光总会亮起,演员总会谢幕。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已过去几个月了。几个月间,孩子们又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挑战,青春的脚步匆匆忙忙,曾经发生的一切似乎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真的没有发生过吗?

            那么,为何琦源在演出结束后要用笔记下曾经发生的一切:

    ……演到一半时,我已经“看不见”观众了,我真正地进入了莎翁的世界。我开始真正地愤怒、真正地流泪了!我感觉我就是罗密欧,罗密欧就是我,我们就是一个人!

                                                                                                                                            ——琦源

          而此刻,我也要坐在这个地方,要用文字零零碎碎地记下这些才觉得安妥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郭轩宇: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我已经是第二次看了,可还是想到了那时的辛苦!谢谢老师们[鼓掌]
      • 孙琦源:谢谢严老师、谢谢吴老师、谢谢所有辛勤耕耘的园丁们!
      • 武俊梅:为严老师和孩子们真诚地鼓掌!拥有意义感太重要。
      • 淡烟w:也是冲着夸我的份上才打赏,哈哈
      • 许00:流泪!
      • ln7wm7:这一年,你和吴老师太辛苦了……

      本文标题: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说点什么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rr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