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

作者: 湖之光点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06:33 被阅读18次

    从小就存在的侥幸心理现在到了该彻底抛弃的时候了。这次开学发生的缴费事件充分说明这种心理在成年人的社会中极度不可取。主要原因是它会干扰到其他人的工作节奏和进度。遇事不愿意提前做准备是我的问题,必须予以彻底根除。

    从童年经历的角度来讲,因为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想法几乎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赞同和许可,所以极大地压抑了人性,养成了先斩后奏的习惯。理由是:反正都不准,不如先做了再说。这样的想法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可能危害不大,毕竟她的行动能力有限,做不出什么能够引起他人的巨大不便的事。同样的角度,可以看到成年以后的我对于提出要求的迟疑、恐惧甚至未提出要求先行妥协的心理过程。

    追根溯源: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当然有不合理的一面,因为它会牵扯到成年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对于人性没有知觉的成年人而言,将这种不便降至最低的方法就是直接拒绝,并对孩子幼小心灵产生的创伤不予理会。因为事实上,成人本身的疲于奔命已经是极大的不舒服了,所以听到孩子哭,看到孩子失望的眼神只不过是那么多不舒服中的一个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在孩子的生命中投下的影子就是我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因为怕被拒绝,所以先斩后奏,这样的作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很多时候不予提前报备,甚至扩散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呈现的就是无序的状态。

    改进的方法:

    认识上:成年人拥有主动权,可以通过交涉来达成自己的意愿,即使交涉之后无法达成,成年人也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处理这种小的挫败感。

    行为上:每次需要与他人合作的事件,或者需要争取自己权益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引发一连串心理反应的刺激源。要习惯性地将对这些刺激作出的僵化反应转变成可通融的回应。不必担心对方毫无来由的否认,因为作为成人,对于事情的许可或否定都是需要经过思考的。不假思索的直接拒绝,在两个陌生的,合作关系的成年人之间基本不存在;亲人除外,因为亲人之间更为任性,理性的成分少很多。因此,为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便利,不该让先斩后奏成为常态。

    行动:每次需要配合他人工作的时候积极配合;需要自己做出提前说明的情况就提供相关的信息;每次想要提要求的时候先自己思考如何将要求提得更为实际得体,再提出来,并且永远在内心深处保留协商的余地,原则性问题除外。

    走出无明,走出盲区,走入正常的成年人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侥幸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ry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