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词——受助者恶意。
大体的意思是:你费尽心思帮助的那个人,到头来可能不仅不感激你,还跟你翻脸,甚至刀剑相向。
你觉得你对他有恩,他却未必那么觉得。他反倒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付出了一切,伏低做小才得来的。
同时,他还会对你生出厌恶,甚至仇恨。因为在你面前,他总是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无能。这会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不平衡。
所以,他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能立马翻脸,想把付出的尊严要回来。然后跟你划清界限,甚至拼命证明他可以不靠你,把丢失的优越感找回来。
这大概就是“忘恩负义”者的心理成因。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无数次需要他人的帮助。没有一个人的幸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都是一次次被扶助,被支持,被托举,才过上了像样的日子。
对托举我们的人心存感恩,也是我们基本的情义和德行。而越是懂感恩的人,往往人生也会越好。
不过,即使有“受助者恶意”,我依然是能帮就帮,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功课和修行和福报,我修我的功课,与他人无关。
有事就做,做完就了,了了就放,
人生自在最难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