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是最适合读书、写作的时候。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拿起《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这本书,再次阅读到了“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
《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中提到的“十大行动”,其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是我一直都在追求的行动,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营造书香校园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样的校园环境不仅包括充满知识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一种强烈的阅读氛围。在书香校园中,印着思想和智慧的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潜移默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我深深赞同书香校园的理念,因为阅读不仅能开拓思维,丰富知识,还能培养学的情感世和审美素。在这种满书香的环境中,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尽情地探索知识的海洋。他们可以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体味文字背后的情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特别是师生共写随笔,更是一种有益的互动与合作方式。通过共同创作,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得到了深入。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与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与老师分享,而老师则能够给予指导和鼓励,共同成长。
我曾经在学校参与过师生共写随笔的活动,每月一次的文学分享会成为师生们最期待的时刻。我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创作成果,彼此交流、借鉴。这种分享和交流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互信。
阅读和写作是心灵的结晶,师生共同参与其中,更能够促进思维、表达和创造力的提升。通过共同创作,学生们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和团结。
回想从前,写作,在自己的认知里,一直都是那么的高大上,一直都是那么的遥远。没有想到,突然有一天,与写作相遇了,就像冥冥之中,写作就在那里等着我,等待我走近它,了解它,和它成为好朋友。
想到2年前,在网络上遇到了“教育路上一起写吧”,遇到了一群热爱写作的老师,遇到了一群能量满满的老师,遇到了一群激情澎湃的老师。我阅读他们的文字,感受他们的梦想,体验着他们对教育的热爱,我被感动着,被深深地影响着。一定要加入他们,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跟随团队一起学习,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作,一起成长。
想到阅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这本书,坚持打卡写作,挑战自我。我毫不犹豫地就报名参加了。阅读后,才真得明白了教师为什么要写作。“有智慧的老师,不会漠视写作。”“那些中小学名师,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研究教育问题的习惯,让经验理性化,对教育的理解更为深刻,清晰,是更珍贵的收获。”
是的,写作,是教师改变教育生活的方式、走上成长之路的重要标志,是开始思考与行动的反映;写作,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为清晰具体;写作,让我们的经验可言说、理性化、有提升。
成长的路上,我们需要写作,写作的路上,我们需要反思。只要很好地反思自己,你的写作才会走向有意义的道路。无论我们在什么位置上,在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反思。反思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反思让成长成为可能。当我们学会反思自己,接纳自己,书写自己的时候,就会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
想到了加入“无戒学堂”,学习写作的逻辑,学习写作的框架,构建故事结构等,进入写作的另一个天地。
正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我能充分感受到书的清香,沁人心脾;也正是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对教育的看法,“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
为了自己的教育,为了教育的明天,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努力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前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