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堂自然课》之第一课:相互依存

《八堂自然课》之第一课:相互依存

作者: 蓁蓁_70af | 来源:发表于2023-07-12 12:17 被阅读0次

    人类一直都有着优越性。自从智人开始统治了地球以后,人就有了丰富的优越性,人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这个世界是为人类创造的。而我们忽视了关系网,不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网,而是忽视了整个自然的关系网。

    作者说:“我们知道,针叶树的基因组几乎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生命的基因组都更庞大和更复杂。”你看,你作为动物都不要骄傲,你的基因系统没有针叶树的基因系统复杂。

    而且植物之间的系统是非常智能的,这个我们可能想不到。比如你在一个大森林里边行走,看到一个小树苗从地上长起来了,然后周围全是高大的树木遮住了阳光。你会不会因为这个小树苗照不到阳光而替它担心?但是这个小树苗可以活得很好。你们猜是靠什么?

    “森林中的这些树盘根错节,它们的根被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菌根真菌连接在一起。从几百万年前开始,森林和真菌就相互依存,始终密切保持着互惠互利的进化关系,但真菌的出现大约比树木早一亿年。有些真菌的地上部分能长到25英尺高、几英尺宽,看上去的确有点儿像树干。它们长在大树的下面,把蛛丝一样细的管状卷须插进树根,吸收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与此同时,树木通过真菌网络来获取无法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氮和磷等基本营养物质。

    “真菌一旦在根系铺开网络,就会启动防御反应。这相当于激发大树的免疫系统——类似于我们打流感疫苗——以增强抵抗力。除此之外,树木通过这张地下网络彼此交流,相互帮衬。树挨着树,林挨着林,这么说再贴切不过了。”

    (背阴处的)这个幼苗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照,会“缺乏碳元素,不能长高长大,正在挣扎求生,好在有真菌传递消息,其他强壮一些的大树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它们会采取行动,一点一点地利用这个网络,把自身多余的碳和其他营养物质传递给它需要的幼苗”,这个过程是通过地下来完成的。

    “有一棵在林子边缘的树显然患了枯萎病。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这棵树通过真菌的交流网向整片树林传递了化学信号,提醒其余树木采取防御措施,极大地降低了整片树林的患病率。”

    所以有时候我走到树林里边,会看到有一个树枝,其中一枝枯掉了,但是别的地方没有枯,然后远处的树也没有枯。因为它们有自己的信息网,告诉“大家”离远点,这个病就停下来了。

    “几百万年以来,树木和植物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密切合作、繁荣兴盛的共同体。人类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走在林间小路上,我们脚边的树木和一些小型植物时刻在散发一种抗菌化合物——芬多精。虽然你看不见这种化合物,但是它潜伏在你吸入的每一口空气里。到达肺部之后,它会跟随特定的神经细胞进入动脉,降低你的心率和血压。另有一部分被淋巴结征用,可迅速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有一些被送进下丘脑,支持重要器官的高效运转。”记住一句话:“人类周围的绿色越少,其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就越高。”

    作者讲他特别欣赏一行禅师,咱们学过他的一本书《正念的奇迹》。一行禅师在法国梅村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拿起一张白纸给大家看,说:“请问大家从这张白纸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大家说:“没什么,就是一张白纸。”一行禅师说:“如果仔细看,你能够看到白云,你能够看到溪流,你能够看到树木,你能够看到那些伐木工,以及那些伐木工所吃的面包、那些生长的小麦、种植小麦过程当中所用的机器。所有这一切全部聚合在一起,最后才形成了这么一张白纸。所以可以这样讲,你从这一张白纸上能够看到全世界。”这就是一行禅师所进行的教育,他认为这个世界是连通在一起的,是相互依存的。

    而我们过去在学进化论的时候,有一个词叫适者生存。适者生存给了我们一个错误的暗示,让我们误以为只有竞争才能够使我们活下来。我们觉得我们适者生存,是因为我们打败了其他很多生物,所以活了下来。但实际上,适者生存的核心是合作者生存。

    比如说那些麋鹿,到了交配季节,雄性的麋鹿就会互相打架,拿头使劲地撞。作者讲,并不是最厉害的麋鹿获得的交配权更多,最厉害的麋鹿经常就撞死了。因为最厉害的麋鹿过度竞争,它都发狂了,它会不停地去攻击。麋鹿发狂的时候甚至连人都攻击,在美国的森林里边,或者森林里的车道上,出交通事故最多的就是麋鹿。麋鹿的角特别大,它会去撞击汽车,能够把汽车撞翻。所以不是最强竞争者最后活了下来,而是那些能够控制自己脾气、能够见好就收、能够去赶紧交配的麋鹿活了下来。所以,适者生存是合作者生存,而不是竞争者生存,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

    而且科学界也在逐渐地证明这一切,这里边最重要的是量子力学。这个作者说:“科学界用了100多年来摆脱固守客观的陈旧思想。当年量子力学一锤定音,打破了自然可以通过客观观察被拆分和被牢牢控制这一深入人心的理论。”就是我们过去讲,一个东西一定可以区分成一个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不断地优化,这个观点被量子力学打破了。“同时指明传统物理学和数学的预测并非万无一失。这在当时无异于惊天动地的观念。”

    这里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双缝实验(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我们讲《爱因斯坦传》时讲过双缝实验。双缝干扰实验所论证的结果叫作波粒二象性,就是这一束光里边既有波的性质,也有粒子的性质,取决于你要怎么样去观察它。这种东西是平常用肉眼观察的人无法理解的,事实上自然就是非常难以分割的。

    “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明确地划分什么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是你独有的,而什么不是属于你的。我们也不可能明确划分什么属于乌龟,什么属于斑马,什么属于细菌。”简单地讲,你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我们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万物是相互依存的,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诗人惠特曼(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代表作品《草叶集》)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在森林里边散步的人。“惠特曼建议人们去果园或者森林里走一走,坐一坐,和那些沉默的自然伙伴一起冥想。‘当你厌烦了商务、政治、欢宴、爱情等,发现这些没一样可以持久,没一样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时候,还剩什么呢?只有大自然。’”这就是惠特曼留给我们的建议。

    作者说:“25年以后,我更加确信,大自然有能力帮助我们暂时摆脱烦人的自恋。初到河谷的时候,我是统计步数的徒步旅行者,感叹着自己的体能,编写着自己的故事。”你们有没有试过野外徒步,有人总是最后要晒手表上的这张统计图,因为我们不在乎自然,我们在乎自己的表现,这叫自恋者。

    “但是,贝奇乐河谷的柔美身姿、草地上各种娇嫩的颜色、河狸和麝鼠优雅的泳姿让我振奋,忘掉自己,和大自然浑然一体,感受到大自然中数不胜数的、永远可靠的关系。这种无拘无束的现实让人可以安全地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敞开心胸,接纳比平时更宽广的天地,哪怕只是一小会儿。”

    这是第二课,叫作相互依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堂自然课》之第一课:相互依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wl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