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情操论》我看到了成功的密码

《道德情操论》我看到了成功的密码

作者: 生活的艺术家Tim | 来源:发表于2022-06-19 21:23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龙哥。

    一个立志要阅遍人类知识精华的男人。

    在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上,有个男人是开天辟地神一般的存在。他就是亚当·斯密。 最近我想从头梳理一遍整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以便于理解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的经济学现象。既然这样,那就先从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开始。

    说到亚当·斯密很多人会想起他的一本经济学巨著——《国富论》,全称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书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可以说是奠基之作。它的重要性就好比《黄帝内经》对于中医的重要性。以至于后世的经济学家没有哪个不欠亚当·斯密的知识债的,包括马克思和凯恩斯等一众大牛。

    因为《国富论》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太过于耀眼,大家往往只把亚当·斯密当成是一位经济学家,而忽略亚当·斯密在哲学上的成就。他终其一生研究的其实都是同一个宏大的主题——人的科学。经济学只是他在研究人的科学其中绕不开的一个课题,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可以说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活动。亚当·斯密用了近40年时间,通过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的,基本独立于宗教之外的理论,“对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包括道德、社会、艺术、政治和商业,进行一个统一的一般性叙述”。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就像是一种牛顿力学那样的科学程序。不过他并不主张可以像预测无生命的原子、行星或者台球的运动轨迹一样,通过科学规律完全预测人的行为。他很清楚地意识到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因此,他的研究主题是还是复杂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亚当斯密还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就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是对人类社会和道德规范的进化论式的阐述,《国富论》则在封建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渡中解释人类市场交换。很多书中都说到《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基础。所以我直接选择先读《道德情操论》,再接着读《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生平

    在聊《道德情操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亚当·斯密的生平,了解他所在的时代,他这些伟大的想法到底怎么诞生出来的。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天赋努力,也往往离不开滚滚的历史洪流给他赋予的条件。

    亚当·斯密生于1723年苏格兰法夫郡的柯科迪。柯科迪就是个十分活跃的国际港口,聚集着各种贸易信息。在他出生前的1707年,苏格兰议会通过了与英格兰联合建立大不列颠王国的《联合法案》。这场合并使苏格兰政治日趋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为亚当·斯密等一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诞生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之后,借助英格兰强有力的海外贸易手段,苏格兰的海外贸易也更加兴旺起来。亚当·斯密家门口是一个市场。亚当·斯密从小就有很多机会可以观察到各种的贸易活动。据说当时的柯科迪盛行走私,附近还有制钉厂,很可能启发了亚当·斯密后来关于走私成因和劳动分工论的思考。

    亚当·斯密14岁进入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他在那里学习了道德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一生的良师弗兰西斯·哈奇森。哈奇森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他认为,人类的关键属性是社交性,社交性的核心是“道德感”。哈奇森的教学将斯密引入了“人性研究的所有方面,特别是对人类政治史的研究”。

    亚当·斯密16岁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深造,在牛津大学的6年时间里,他突破了作为苏格兰人的口音局限,说得一口地道标准的英语,更重要的是,他在牛津学习了众多思想家的著作,至少包括休谟、马基雅维利、帕斯卡、笛卡尔、贝尔、伏尔泰、孟德斯鸠,还有拉辛和拉罗什富科的经典著作,为他后来成熟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离开牛津之后,亚当·斯密回到了苏格兰老家。在斯密回来之前,苏格兰正经历一场由詹姆斯党人发起的叛乱,处在彻底的动荡中。叛乱很快被英国政府给镇压下来。动荡的时局,让斯密不禁想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人类社会性的基础?让人们能够共享繁荣生活的条件和机制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斯密很快就开始构建自己宏大而全面的答案。

    1748年,亚当·斯密受到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领袖亨利·霍姆邀请,在爱丁堡举办公开讲座,主题是“如何在写作和演讲中有效沟通”,听众主体是法学和神学学生。这些讲座的听众就是《道德情操论》中所述的“最初的公正的旁观者”。这为亚当·斯密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亚当·斯密的名声逐渐建立起来。

    大约在1750年,斯密终于遇到了他一生的挚友休谟。休谟是斯密的苏格兰老乡,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人性论》对亚当·斯密的影响颇深。亚当·斯密的很多思想都是继承于休谟,说斯密是休谟的弟子也不为过。他们一生都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当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出版了,休谟显得比他本人出书都激动。到处给人写信推荐这本书。

    亚当斯密27岁在格拉斯哥大学当选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次年又被选为道德哲学教授。即使面对繁重的工作,斯密仍然抽时间来准备他的第一本杰作《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的第一版于1759年春天出版,在伦敦和爱丁堡都很畅销。

    1762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亚当·斯密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第二年,后来的英国财政大臣,查尔斯·汤曾德邀请亚当斯密担任年轻的巴克卢公爵的欧洲伴游,报酬优厚。亚当斯密接受了这份工作,辞去教授职务,为此他还跟学生起了一次小小的肢体冲突,学生拉着他不肯放他走,他喊着:“你们不能拦着我满足自己的愿望。”说着他随即抓住一个站在旁边的年轻人的外套,把课程退课费塞进了他的口袋,然后把他推开了。其他人看到斯密心意已决,不得不让开了一条路让他走。

    他于1764年抵达巴黎。这是亚当斯密第一次来到海外。此时的法国,距离法国大革命还有20多年时间,但是,在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图卢兹已经可以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法国的财政困难和图卢兹宗教冲突的暗流都对斯密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推测,也许正式在图卢兹的无聊生活催生了斯密的《国富论》。

    之后,亚当·斯密结束了在图卢兹的贫乏生活,于1765年圣诞节来到巴黎,并在那里度过了9个月。期间,亚当·斯密在巴黎的沙龙中结识了一些在当时最伟大的法国人,包括政治家、经济学家杜尔哥,金融家内克尔,社会哲学家和著名的无神论者艾尔维修,数学家达朗伯,最重要的是皇家医生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重农主义学派代表弗朗索瓦·魁奈和他的追随者。当时,魁奈的著作《经济表》刚出版了几年时间。这是一段非凡的思想酝酿期,至少重农主义者对斯密形成了艰巨的挑战, 这帮助他进一步试炼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在这个时期,亚当斯密错过了与卢梭见面的机会,却得以与伏尔泰见面交谈。1766年冬天,亚当·斯密自巴黎回到伦敦,此后再未出国。

    回国后,亚当·斯密来到伦敦,全力投入到《国富论》完成并发表的工作中。亚当·斯密在伦敦的生活充实,很快加入了具有声望的”皇家学会“,也卷入了英国对美洲殖民地政策制定过程中。几乎在同时,英国与美洲殖民地正在加速滑向战争,同一年12月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9月,费城举行了模拟国家议会的代表大会,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持续研究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1776年3月,《国富论》在伦敦出版。之后,亚当·斯密亲自做过多次修订。斯密生命的最后12年主要是在爱丁堡度过的,他显然很享受在这个城市的生活。直到,1790年7月17日,亚当·斯密于爱丁堡去世,享年67岁。

    纵观亚当·斯密的一生,一方面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苏格兰在合并后的经济腾飞,为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因此诞生了一大批与斯密同期的哲学家。另一方面,斯密一生从学生时期起就一直围绕着“人的科学”这一主题不断地思考。他的生活极其简单,唯一一次出国也就是到过法国。他的社交也是非常简单,但是与他结交的人都非常优质。他几乎认识同时代思想界最牛逼的一群人。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对他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思考和写作中去了。长期的专注结出丰硕的果实。

    《道德情操论》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情操论》的英文名是: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直译过来就是道德情感的理论。初看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会觉得“道德”是里面最核心的词,“情操”反而像是“道德”的附属品。但是当我深入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最核心的是情感。什么是道德?我们现在对道德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可以说是关于人们在共同生活的时候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算是合宜观念的集合。那道德的人性基础是什么?所谓的美好品德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赞赏一些行为,又为什么会批评另一些行为?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情感。

    人类是情感动物,可以说牵线我们这具躯体木偶后背的小人就是情感。同情感是人性最基础的情感,它也是亚当斯密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同情感。这几乎就是区分人与非人的必要条件。

    这点跟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是一样的。孟子也把恻隐之心作为判断是否为人的必要条件。所以有人说亚当·斯密是西方的儒家。他的很多思想都与儒家不谋而合。这不能是说他抄袭或者借鉴了儒家。只能说是他们都触碰到了人性中最底层的逻辑。

    同情感的根源是什么?同情感其实是一种想象,设想我们身处他人所遭遇的同样的处境中,该处境所激发的同一种情绪,其强弱视我们的想象鲜明或模糊的程度而定。如果我们曾经遭受过同样的处境,那么我们更能感同身受,想象就更为鲜明,与他人的情感就更为接近。如果我们从未遇过这样的处境,那我们的想象必定模糊,情感也就相距甚远。

    角色互换,如果我们就是遭受处境的人,别人与我们同感共鸣,快乐的事情会更加快乐,悲伤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宽慰,情绪得以缓和。反之,如果别人对我们的事情完全无感,快乐也变得索然无味,悲伤甚至会放大。相比起快乐,悲伤和怨恨更需要同情的抚慰。

    情感的合宜

    即使是遭遇同样的处境,人们的情感也会各有差异。那要如何判断情感是否合宜的呢?这里亚当斯密引入一个公正的旁观者的角色。这个公正的旁观者其实代表的就是我们社会中大多数。如果当事人的感情过于强烈或者过于微弱,旁观者无法附和它,那这情感就是不合宜的。

    由此可以引申出两种美德。第一种美德就是旁观者努力体会当事人的情感,这种美德换另外一些词来形容就是慈悲、宽容、温柔体贴。第二种美德就是当事人努力把情感克制在旁观者能附和的程度,对应的词是克制、自制、庄严可敬。美德之所以能称之为美德,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努力”,代表这件事情不容易做到的。做这件事情的难度越大,花费的努力越多,美德的含金量就越大了,相应得到社会的赞誉也越多。

    旁观者能附和的情感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悲伤的情感,旁观者更难附和,喜悦的情感更容易附和。这就是当别人遭遇了悲伤的境遇,我们虽然十分的同情,表示难过,但是远远无法与当事人的悲伤相比。喜悦的境遇,只要不是处于妒忌,我们会比较容易接近当事人的喜悦。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倾向于夸耀自己的财富而掩藏自己的贫穷。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我们是希望我们的情感与旁观者的情感接近的,而不希望我们的情感是别人无法同情。拥有财富的喜悦,别人可以很容易就共情到这种喜悦。但是贫穷的痛苦难堪,别人却很难共情到。

    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一直追逐财富,要知道财富在满足一个人的生活所需之后,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我曾经听一位老总说另外一位地位更高的老总:“他有车,我也有车,他有房,我也有房,他出差坐飞机,我也是出差坐飞机。”听起来他们所能拥有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财富的差别使他们得到世人的关注是不一样的。人们倾向于附和有钱有势者。财富会让富人成为世人的焦点,世人倾向于对优渥处境所引起的愉快情绪附和和共情。这让富人感觉通体舒畅。而穷人也以贫穷为耻,觉得世人会无视他们的存在,或者是对他们的处境很少的同情。这两种情况都让他的自尊受辱。

    人类之所以有地位差别,我们经济之所以会不断地发展基础就是建立在人类倾向于共情与附和有钱有势者所有感情的这个基础之上。人们不会只满足于填饱肚子,人们还要追求财富的差别。富人要追求更富,富人要保持他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也可以说是为了尊严、面子。这种情感运用得当,会让人奋发上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被其绑架,而忽略掉一些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说为了财富失去了享有其他乐趣的自由,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时间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失去了,是无法用金钱再买到。

    当富人的好处就是,哪怕是富人有些不好的品德也很容易得到原谅甚至是赞赏。富人的出轨会被说成是风流多情。富人的暴脾气,会被说成是霸气,有领导能力。富人的吝啬,会被说成是节约。富人赢得了本来应该是属于智慧和美德的赞许和钦佩,穷人却得到了本来应该是属于恶行和愚蠢的轻蔑和唾弃。在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美方面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取得财富和显贵的地位,第二条道路是学习美德和智慧。其实对于一个从底层往上爬的人来说,这两条道路是一条道路,因为当在底层拥有勤奋、专业、审慎、克制这些优良的美德的人很少会混得不好。

    所以,穷人的出路在哪里呢?亚当·斯密书中一段关于穷人如何能向上走的描述十分精髓,我把它引用下来:

    "他必须在他的专业领域取得卓越的知识,并且必须格外勤勉地运用这知识。他必须在工作时忍辛耐劳,在危险时不屈不挠,在困境中坚定不移。他必须以他的事迹的困难度与重要性,同时,以他的事迹所涉及的优秀判断,并且以他完成那些事迹时必备的严格与毫不松懈的勤勉,让公众看到他的这些才能。在所有平常的场合,他的行为必须展现正直与审慎、慷慨与坦率的特征;同时,他必须主动踊跃参与所有那些想要有合宜的表现,就非得有最高才能与美德不可的场面,因为在这种场面中,凡是能够表现合宜的人都可获得最热烈的喝彩赞扬。"

    这段话中亚当·斯密把穷人如何成为富人的道路说的非常清楚。多少人梦想着一夜暴富,可哪么容易一夜暴富。唯有遵循贤人的告诫,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才可能有出头之日。第一点,要在专业领域取得卓越的知识。穷人凭什么能跟富人PK。凭的就是专业,专业在经济学里面就是比较优势。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面成为专家,其他人只要进入你所在的领域,就得有求于你。第二点,就是要不断让公众看到能体现你的优秀品质的事迹,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优秀和可靠。这样对下可以赢得尊重和拥护,对上可以赢得赏识和机遇。第三点,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难表现合宜的地方去,在这些地方仍然保持自己的克制和谨慎,让自己保持合宜,必定能赢得众人最热烈的赞赏。

    要怎么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要修炼我们的心性。心性有对自己有用的,有对他人有用的。对自己有用的心性,一个是理智和理解力,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一切行为的未来影响。我们往往会佩服那些思想深度和广度都超过我们的人。领导者往往就是那些想得更深更远的人。

    另外一个对自己有用的心性是克制。所谓的克制,就是戒绝当前的欢乐,忍受当前的痛苦,以便在未来某个时候享受更大的欢乐或避免更大的痛苦。说起克制,让我想起了斯坦福大学“糖果和孩子”的实验。1960年,科学家找来了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先在他们每个人面前放一颗糖果,并且事先说明,如果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吃这颗糖果,就能得到更多的糖果奖励。有少部分孩子努力坚持不吃这颗糖果,他们愿意为了更多的糖果去等待。可大部分的孩子显然缺乏耐心,他们忍受不了这种诱惑,没过多久就吃了自己的面前的糖果。经过十几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得出结论,那些等待更久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克制为什么比较容易成功?举个简单的例子,刷着短视频非常快乐,但是时间会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原本计划着要好好学习。但是时间都被短视频占据了。原本的计划就泡汤了,离自己所定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远了。我们似乎每天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到底是及时行乐,还是先保持克制,享受未来更大的快乐。要怎么样才能选择后者?就要求我们对未来的快乐要有确信感。要相信现在所做的每个行为都是增加未来的确定性,要相信自己能得到最终的快乐。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讲到,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一些。要想避免这样,我们要善于给自己画饼,并且相信自己画的饼必定能成真。那些成功者身上都有这样的特质。

    对他人有用的心性,比如仁慈、公正、慷慨以及公德心。拥有这些心性无疑在人群中是合宜的,但是光有这些心性,也不能完全得到他人的尊重。 我们还需要做出能让别人奖赏的行为。这就是要有功劳。

    什么样的行为应该被奖赏的呢?

    凡是看起来当受感激的行为都应该被奖赏,凡是看起来当受怨恨的行为都应该受惩罚。

    一个行为是否应该被奖赏或者惩罚,全在于引发行为的情感所欲产生或倾向产生的后果,性质上是有益的抑或是有害的。

    人们不会因为光有高尚的心性就被奖赏,也不会光凭有恶意的意图就接受惩罚。还是要考虑到它可能引发的后果。

    现实的社会是论功行赏的,有多大的功劳,享受多大的赞誉和奖赏。

    好的心性,能让我们有好的发心。好的发心,让我们行为合宜,从而帮别人解决了问题,建立了功劳,受到别人的感激,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奖赏。

    结语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关于人性原理的书,知晓了这些原理,不会让你的人生马上开挂,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但是知道这些原理,可以让我们跳脱出寻常被人性驱使的人生,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为什么我们会去追名逐利,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也许,当我们真正看懂了这一切之后,我们才能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这一生才能不枉此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情操论》我看到了成功的密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xd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