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并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堪称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他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道德情操论》是和《国富论》齐名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经典传世之作。温家宝总理多次推荐。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伦理学巨著,也是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还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缺少的“圣经”,被誉为西方世界的《论语》。
《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
《我们内心的冲突》通过对病人和自身的心理分析的经验总结,讨论了人内心主要的冲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了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设想。卡伦·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而只有解决了冲突,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内在的安宁。
卡伦·霍妮(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与艾瑞克·弗洛姆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是精神分析学说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霍妮不仅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文学、文化、传记、哲学、宗教等研究领域。著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新法》《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套索神经症人格的成熟之作。本书不仅从心理学层面帮助你分析问题,让你看清自己,还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较之于《我们时代的神经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的发展,而且达到了早期著作中鲜有的哲学的高度。
《人性论》大卫·休谟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全书分三卷,分别为“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在本书中,休谟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作者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视为英国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的和实验的人性科学,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他的思想对卢梭、康德等后世哲学家影响深远。著有《人性论》《大不列颠史》《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等。
《人性论》是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一生中*重要的著作。它通过不同学科分别对人的知性、情感和社会性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休谟总结了自笛卡儿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成果,直接推动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休谟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西方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极大地影响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是许多哲学思潮和观点的理论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