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到了顶峰的人,还是要落下来;落下来的时候还有人拍手投石。我觉得好难过,梅西好可怜。”那时梅西在世界杯小组赛第三场之前,网络上有一半的声音都在嘲笑“梅西买机票回家吧!”“梅西就是‘没戏!’”
“没什么可怜的,你享受了那么多的荣耀,就要承担得起失败的结果。”Coast先生恒温37度的声音,让我有些意外,我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
这是一个充斥舆论的时代。得因于网络的发达,公众人物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关注,而普通人,也更容易成为公众人物。
舆论的关注里,有自我投射的好评、有偶像式的寄托、有泄愤般的谩骂、甚至有强奸式的诋毁。
王宝强成了草根英雄,马蓉成了过街老鼠。
文章悔过自新重回家庭,姚笛从此销声匿迹。
除了“金锁”毫无作品的范冰冰,除了“跑男”毫无演技的Baby,成了一线顶尖女星。
C罗33岁,仍在巅峰时期,但也意味着即将跌落神坛,被皇马转手卖出。
马云千亿身价,早餐就吃咸菜白粥,就那点胃,他说,床也只睡得了一张。
在停车场扭个腰肢,在餐桌前吃一个小时饭,都可以在抖音快手上拥有几十万观众。
这个社会,像一列失了控的列车,向前呼啸而去。我们这些平凡人啊,就好像印度火车车厢外头吊挂成群的黝黑娃儿们,来不及思考,没有票,也要奋力抓住前行的希望。
——【二】——
少时熟读“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
现在却对“成功”二字保持着距离感。
有一回,我回老家,母亲拉着我家长里短地说了许多发生在当地小城的事情,诸如谁家女儿嫁了个公务员买了个多大的房,谁家儿子不争气工作不像样,谁家被拆迁了分到了多少钱……到最后,她讲到一个当地知名的生意人,因为资金链问题工厂关停,外债无数,人被告上法庭。“你说人啊,以前那么成功,现在到了这个样子,可能都翻不了身了。”母亲唏嘘慨叹,等待我的回应。
我听得胃中消化不良,心里暗想,算是体会了二冬在《借山而居》里边写的,“每次下山都待不了一个星期”,即便像他那么心神通透的人,依然摆不脱群体社会的噪音所带来的干扰(当然也可说是正因为摆不脱才要居山吧)。
“我觉得‘成功’都是别人给的定义,每个人的生活,冷暖自知。”我用这样一句“离题”的话,关上了这个话匣。
环境对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我们所生活的日常,比起别人来,仿佛总是“不够成功”。工作、结婚、买房、买车,是生活在社区群体里——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共同话题。
工作?月薪都没有今年刚毕业就进BAT的大学生高。
结婚?前两年还是被催婚的剩女,现在连家里都不敢再提这个话茬,因为已经三十了。
买房?我要知道房价呈指数型增长,我就在大学的时候拿助学贷款付首付了好吗?
买车?奔驰和宝马的LOGO到底哪个好看纠结好久,算了吧,市区那么堵。
一个朋友刚生完孩子不久,工作天天加班到半夜,回到家孩子早睡着了,到了周末还要接公司电话,打开电脑或者甚至去公司处理应急事务。
她为此感到烦恼。
“我想了大半年了,我真的要换个工作。”
“那就换吧。”
“可我在公司有股票还没拿到。”
“那你就想清楚,哪个更重要,如果工作和钱重要,那就一门心思投入进去;如果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重要,那就要有取舍。人不能什么都想要。”
“那没有钱,怎么养孩子啊?”
这话题,让我都感到沮丧。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非让自己过得那么拧巴的。
——【三】——
有一部电影,叫做《荒城纪》。
30年代的山西连年旱灾,村里的保长听县里传话下来,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响应政府的“新生活运动”,就能拿到县城发下来的救济款。
李忆莲是村里的一个寡妇,保长不明白为啥要给一个寡妇建祠堂,但既然上头有指示,那就给建呗!给活人没法建祠堂,得封神祭献啊,全村的人,团结起来,把李忆莲五花大绑,活活烧死了。
祠堂建好了,那牌匾上写了错别字,原来,应该是“礼义廉耻堂”。
电影《荒城纪》剧照生活在固有的群体社会里,往好了说,是有集体感,有归属感;往坏了说,个人意志总免不了屈服于集体意志,仅仅是被影响,那都是潜移默化、毫无征兆的。
要说,那一个村的男男女女,在最开始,被保长告诉说:嘿!大家伙!我们要杀死一个村民,就可以从上头要到救济款。
我想只要心里有一丝良知的人,都会反对。
可现在,村民们要抗争的不是杀人犯,是扭曲的价值观。价值观,它无形无色,拿起刀枪也戳不中啊!
没文化的,受传统思想灌注,迷迷糊糊过一辈子,只道是人生来如此罢了;有文化的呢,被新知旧识搞得一团乱麻:“要实现财务自由”“要注重亲子关系”“要自我独立”“要为家庭负责”“要work-life balance”……分开看,哪一句都对;摆到了一起,哪一句都冲突。
生活中的平常琐碎,竟可以如此硝烟四起,叫人无所适从。
作家蔡澜有段时间住在印度的山里,当地的农妇给他做菜,每天都是山禽,蔡澜吃得腻了,对她说“烧鱼给我吃吧!”
“什么是鱼?”
“鱼是天下美味,你没吃过,实在可惜。”蔡澜画了一条鱼给她看。
“我没吃过,有什么可惜?”
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的人,觉得吃鱼是天经地义,是不可或缺;生活在深山里的人,觉得山珍才是日常所需。鱼是什么,没见过,也不关心,也不影响。
蔡澜与友人慨叹说:书读多了,以为人生会升华,哪知道到了这深山妇人面前,成了呆子。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活得比今天高兴、快乐。
——【四】——
一位朋友在群里边分享了这样一张图文:
我忍不住回了一句“写得很好,不过,再活一次还是那个样子,年纪又不可抗呐。”
就算我重新活一百次:
第一次,是个平常的家庭主妇;
第二次,是个超级巨星;
第三次,是个商界强人;
第四次,是个默默的科学工作者;
……
第一百次,是个云游四方的风流才子。
我到了七八十岁,还是会走不动的,还是会感到孤独,还是会慨叹一生的过往。
生命的长度,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成功”,永远只存在于他人的嘴中。
在2018年的时候,我想,我拥有的不过就两样东西:时间与爱。
时间,等待我如何一分一秒去度过。时间,教我学习如何活在当下,如何活出内心的向往,而非外界杂音强加的意志。
爱,给我生活的温度,与信念。
活着干什么呢?感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