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79《对韵歌》课后反思

679《对韵歌》课后反思

作者: 李丹720 | 来源:发表于2021-10-31 23:13 被阅读0次

    转变,让语言更生动

    《对韵歌》课后反思

    选这一课时,主要考虑两点,一点是基本能跟上进度,另一点是结合自身的特征,读起来有韵律的识字课可能更适合我。

    反复观看自己的课堂视频后,这节课值得我欣慰的地方应该是预设的三个教学目标基本上全部落实,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生成的预设以外的内容能够灵活应对。

    这一课的三个教学目标是: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1个生字和“提”1种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在课堂流程中层层推进,根据学情设置学生的学习起点为:课文已经背会,强化认字写字,并交流识字方法,在多形式朗读中背诵课文。

    课堂上为学生搭建的台阶主要以多种方法识字和多形式朗读为主,结合自己激情昂扬的姿态,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有效提问和追问中激发学生,让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一节好课,是师生共舞的课,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在这一点上我需要进步的空间还很大。结合各位老师给予的指导建议和我自己的课后思考,针对这节课我整理了自己的提升点:

    1.基于学情,落地有声。

    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是一年级孩子的主要特点。课堂上,表现更为明显。

    备课时关键处也要备好学情,课堂上在与学生的探讨中总结了5种识字方法,每一种方法单独用一张ppt列出来。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记忆,课后校长评课时也说到这一点,特殊时期孩子入学晚,在校不超过十天,这几种方法对他们来说可谓是“突如其来”的“压力”。可以采用语言渗透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熟悉、理解、记忆。这是基于学情,不仅是基于本学段的学情,更是本班,乃至具体到特殊经历的学情。(由于疫情学生入校不足6天。)

    在游戏检测生字的环节,虽然我也让领读的小老师将生字卡片举高后再领读。这一细节还是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了照顾全部的意识,但是实施方法还可以改进。假如在卡片跳动之前先在讲台一处让全体学生都知道要检测的是哪个生字,再通过语言渲染制造出紧张气氛,游戏的意义和价值就更大了。课堂,就是要时刻考虑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不为呈现而设计环节,关键是真正有效。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随时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在激发中引领学生参与进来。

    2.设计逻辑,环环相扣。

    字词句段篇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来说,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也就是说要随文识字、句中记忆、组词强化,最后才是单字检测。单个字的认读是最难的一步,那么前面就要铺设很多的台阶,引导学生步步登高。对于这一课的学习,由于学生在假期提前背诵,并且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愿,课堂还算是比较顺利。

    如果是一节新课,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朗读情况,通过朗读能够初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接着再“对症下药”。课堂逻辑要慎重,在这节课中对这一点的关注不够,考虑到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就把学习要求适当拔高了。当然了,面对不同的课文要有相应的设计逻辑,这是毋庸置疑的。

    谈到“环环相扣”,我想说的是要做到每个环节紧密结合。在这节课中,个别环节过渡的有些生硬,这是需要历练的。流程要熟记,预设要到位,状态才能十佳,达到师生共舞的状态就不难了。这一点是我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反复熟悉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3.突发状况,巧变契机。

    尽管台下十年功,台上的意外依然无法避免。这次的公开课,意外情况出现在课件上。虽然之前试播了无数次,头天晚上修改后没有再试,就出现了意外状况。先是准备好的字理图片未出现,随机转换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接着课件直接卡顿,重新播放。这个过程将下一个“观察插图”的环节提前。虽然在课堂上较为灵活地处理了尴尬的场面,现在反思,总觉得想要渗透的东西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课堂的意外情况,更是考验老师随机应变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再努力学习,当时的状态确实让我心慌不少,在磨课中历练自己,储备好应急预案,更从容地面对最真实的课堂。

    如果将设计再次加工修改,首当其冲要把自己的课堂语言细化、精炼,特别是面对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要转变表达方式,讲符合低学段年龄特点的语言,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如何生动有趣地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再提升一点,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79《对韵歌》课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eo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