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往往有多种选择,不同的人会基于不同的标准来选择出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方向。不一样的我又是怎么做选择的呢?印象中,我的大多数决定,都是基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和理智的分析。
就说说选择现任吧。
他是位亲切自信的小哥哥,这是第一次见他上台做2分钟即兴演讲时留给我的印象。当时因为第一次参与,他开场便在讲台上静默有足足一分钟。然而这1分钟里,他始终面带微笑,保持眼睛与观众交流,双手自然握着,站立在舞台中间。这1分钟里,会场氛围没有因为他的静默而变得凝重。自然,他的自信淡定在我的脑海中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果不其然,3个月后,当我要建立俱乐部VPE团队时,我第一个想到了他。接着,我们开始一起共事了。VPE一职在当时,面临很多的挑战,缺人是最大的挑战。那段时间的自己企图一个人力揽狂澜,所以经常会一个人担任多个角色来填补缺口。终于在比赛前夕,雄心勃勃的自己突然变得精疲力尽。当时的自己只被一个信念支撑着,回到初衷,精进演讲。此时,团队成员中的他,竟意外承担了比赛主席的重要职责。我如释重负,终于缓了缓。那次比赛,我很感激他。而我对他的印象,又多了一些。他还是个善良勇敢的人。
再接着,便是半年后,我意外收到了他的表白。记得当时的自己喝水都呛到,毕竟,我从未想过我们有其他种可能。但是,我很积极主动地告诉他,我对他有这两种好的印象,并愿意后续多多交往,创造可能。嗯。再后来,这可能就真的让他变成现任了。
这就是我和现任的故事。基于多次细节,我的理智告诉我,我能看到并认可他身上的优点。基于自己的积极主动,我愿意更深入探究自己的需求与感受。我便这样做了选择,和他在一起。
当然,不同的人会基于不同的标准来选择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方向。我的标准是这样,你们的呢?和我一样吗?期待了解你们做选择的依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