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最近太焦虑了,因为女儿的期中成绩下降了,我连做梦都是孩子学习的事儿。
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和亲子沟通方面的书籍。
道理懂了一箩筐,给别人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可是面对实际情形却又忍不住大发雷霆,简直就是个“精神病患者”。
冷静下来,看着孩子灰溜溜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太简单粗暴了,又对孩子语言暴力了。
孩子一脸不高兴,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高兴,也许在我们看来简单的题目,对她来说真的难度很大。
也许当初上学时也和她一样,那个年代家长都不会管我们学习的事,都是自力更生,也没什么培训班,放学做完作业基本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一方面是升学率的问题,一方面是孩子少,大概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过度关注一个问题,或许就会放大问题。所以就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孩子觉得问题不大,我们却辗转难眠。
虽然大家一直提倡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我们不要当控制型的父母。但是,看到这种情况,又怎能坐视不理?
听话的孩子,觉得孩子没主见;有主意的孩子,又觉得孩子任性、叛逆?也可能这就是家长们焦虑的心态。
怕因为孩子的犯错,影响了前途;又怕对孩子的引导得不到认可,反而让孩子的心里有了隔膜。
人们说,年龄相差五六年就有了代沟,那我和孩子之间早已隔了一条马里亚纳大海沟;要怎么去填平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