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班里要评新时代好少年,班主任要她参与一下。她回来后对照参评条件发愁:“爸爸,我没有典型事迹呀,要不咱不参与了吧?”“怎么会没有呢?一定得评”“那你帮我想想吧。”
晚上放学回来,我喊她过来,在电脑旁一起写稿子。我已经打了草稿,和她协商一下,共同修改,一致完成好少年事迹材料。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助人为乐、勤于奉献等,这些符合你的实际不?”
“符合。”女儿赞同。
“喜欢读书,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学习;作为组长,作文语文课代表,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这些都有吧?”
“有啊,这是我经常做的。”她自豪地说。
“经常参加班里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参加一些献爱心活动,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嗯,是的。”她肯定着。
不知不觉,已经九百多字,超额完成(800字的)要求了。接下来审稿,再修改,完工。
最后,女儿又详细对照了要求,将事迹材料和照片等一齐发给了老师。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准备工作暂告一段落。
时候已不早,女儿去休息了。
我想,参与这次活动的材料准备过程,从刚开始的无“事迹”可写,到后来的删除字数,只保留八百多字,我们共同得到了一个启发:感动的事迹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须学会自身挖潜,发现自身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