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壶酒,便有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里即便酿满酸甜苦辣,那也只有饱含酸甜苦辣的人才能品出来。
因为,感情是生命独有的体验。
三. 感情
从实用的角度,感情起到了“思维快捷方式”的作用。之所以我们没吃饭的时候会饿,是因为饿了会感到难受,才会赶紧去找吃的。之所以你遇到危险会害怕,是因为你害怕了才能学会避免风险。感情无非也都是算法,简化了生存和繁衍中复杂的利弊权衡。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说过,人也许并不需要感情算法。生物学家对人研究得越深,就越是觉得感情似乎是多余的东西。
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动作都是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什么感情。我们完全也可以像机器人一样生活,饿了就去吃饭,冷了就加件衣服,一切都可以是本能驱动,不需要附带感情。
那我为什么饿了不但知道要去吃饭,还要感受到痛苦?这个痛苦的感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吃到了富含果糖的水果,我们就会快乐,这个快乐的感情又是什么东西?
3.1 快乐可能是假的
进化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人既然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必然给我们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 —— 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 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许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岁月静好,对传播基因没兴趣,那怎么办呢?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乐意去做上面说的这些有利于传播基因的事情呢?
自然选择在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完成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多越好,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这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这还是不行。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 必须这么设定,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去为了传播基因而奋斗。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正所谓: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3.2 烦恼也是错觉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让我们能对外部的坏境做出一个快速的判断。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利,你感到快乐,你下次就还会这么做。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险、有毒、被打败,你就感到痛苦难受,你下次就不这么做了。
但是这些编码,可能已经过时。
比如我们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这个情绪是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刻入我们基因的,可以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对身体有利。可是现代社会食物非常丰富,再吃那么高脂高糖的食物只会损害身体。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假的*感情。
又比如说,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熟人,个体生存是建立在熟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你给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被人看不起或者排挤,不仅是心理上难受,更可能是给这个个体判了“死刑”,因为离群的哺乳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机会几乎为0。
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可是我们仍然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实验者在受试者的脸上画了个伤疤,画完让受试者照了镜子,看到伤疤,然后又找个借口说我再帮你修改一下,实际上是把伤疤又给抹掉了。接下来,受试者要跟一个陌生人聊一会儿天。整个聊天过程中,对面这个陌生人的表情反应都被录像了。聊完天,实验人员就问受试者,刚才你俩聊天的时候,他注意到你的伤疤了吗?受试者都说他注意到了!然后播放录像,受试者还能分析出来,录像中哪个时间,陌生人的表情很不自然,那就是因为注意到了伤疤而感到不快!当然,事实是实验者跟人聊天的时候他脸上根本就没有伤疤。
3.3 感悟
我们的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基因给我们的设定,也是人生的“苦”。
佛语里讲的“苦海无涯”,讲的便是无止境的欲望。
而且我们的各种情绪也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情绪是我们看世界的有“色”眼镜。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也许在我们想成为更自由的人之前,我们应该好好审视一下“我到底是谁”。请看第4章。
祝好,
新年快乐。
相关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