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宋代文人苏轼所作《吉祥寺赏牡丹》一诗。
苏轼在这首诗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头上插花,醉酒而归的情景。
他游赏吉祥寺的牡丹花,被其艳丽所吸引,忍不住将花插在头上,甚至在醉酒后才回家。这种自嘲和幽默的方式展现了苏轼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一面。
此外,这首诗中还蕴含着苏轼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自己在赏花时的情景,表达了人应该热爱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以及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
此外,苏轼在诗中还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牡丹花的美丽和吸引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体会到了他对人生的热爱与感悟。希望大家也能积极面对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
(注:上述文案来自AI技术)
展出内容:
苏轼(宋)《吉祥寺赏牡丹》
诗词原文: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十里珠帘半上钩。
展出时间:
2023年10月25日
展出作品:
郝乙
刘国华
姚淑芳
赵忠胜
李少波
谭琦英
姚淑芳
赵忠胜
李少波
郝乙
诗词释文:
人老了,还把鲜花戴在头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儿应该为自己在我头上而害羞。 赏花醉归引得路人哄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帘卷上,走出门来观看。
诗词作者: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1月8日,卒于公元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书法作品作者介绍: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14岁始学篆刻、书法,18岁师承河北书法名家牛逍先生,现为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姚淑芳(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谭琦英(女、湖南岳阳、1956年),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欢迎更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