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非常普遍:有时出现母亲唠叨、父亲训斥、爷爷“打圆场”、奶奶袒护、外公外婆充当“保护伞”的混乱现象。还有的父母当孩子有点成绩就彼此争“功”,孩子有了问题就互相推诿。孩子在做了错事不是先承认错误,而是先向爷爷奶奶们求援,寻求庇护。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影响了教育效果,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言行不一致,这势必会阻碍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孩子是聪明而敏感的。比如我们坐在电视机前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却让孩子在屋里刻苦读书;我们经常听到孩子的控诉:凭什么你可以玩手机,我却不能?我们对孩子再三强调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但自己在过马路时由于性子急,不走斑马线,闯红灯,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孩子的安全就没有了保证。正如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你不要认为,只有当你和儿童谈话,对他们教导什么或指示什么的时候,你才是对他进行教育。你怎样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你怎样欢喜、怎样悲伤;你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敌人;你怎样笑,怎样阅读――所有这些对于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