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标题党,就是不喜欢。对于长沙、我是有热情和想往的,尽管这么多年我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踏足,可惜我看到的长沙已经人满为患我不知道当地的老长沙人怎么看待所谓的网红城市,我看到的是一片混乱。交通的混乱,人、车、电动车、自行车,各种交通工具在小小的長沙城里相互挤压彼此,我感觉呼吸困难,尤其是超级文和友的仿老长沙装修,无数的游客挤在狭小的空间,还要见缝插针摆出拍照的姿势,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吃饭,而是进入了楚门的世界,我无法区分现实与假象,我甚至无法呼吸,在长沙的48小时里,我们一直在排队、进食、排队、进食循环,每一个地方都是乌压压的人群,这不是国庆,也不是小长假,只是一个平凡的十一月的周末,太阳也格外热情,我只能脱去外套,穿着短袖T恤去和人群争抢资源。对,是资源,被懂得运用新媒体的商人所塑造的资源,我没有觉得这不对,可是我不喜欢。近些年观察到一个现象,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害怕掉队,他们通过追逐潮流来跟上大部队,一个梗、一种游戏方式、一个综艺、一个商业品牌、一种食物,他们在其中用相同的方式打卡,生怕漏掉了,让人觉得自己out。这跟80年代出生的我有些不同,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其实很多时候是通过不同来彰显个性,还记得当年的非主流吗?他们用一头桀骜不驯的毛发来突出自己,而现在更多年轻人更愿意从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不是我能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但是我想表达出来,或许我的表达毫无意义,不被看见,或许真正的长沙就像我的表达一样被流行文化掩盖了更大的真实,因为普通的真实无法被公众看见了,这是不是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巨大的漏洞,我想要的个性化表达和个人书写虽然真实存在于各个角落,但是我们无力彼此看见,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从来不愿合群,但我知道这世界还有更多独立的个体散落天涯,我无法为喝一杯奶茶而感到喜悦,可是我会为岳麓山看到的一个叫“姚可人”的墓碑感到欢喜,为了避开人群,我们选择走半山腰的小路,这里还尚存一丝野趣,整座岳麓山本来也就海拔300米,我看到乌压压的人群涌向它,仿佛快要踏平它,小路上时不时会见到被掩盖了大半的墓碑,依稀可见光绪、宣统之类的年号,渺沧海之一栗,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隔离我们终究彼此看见。我不喜欢拥挤的城市,何况是故意营造的拥挤,好像每一天都在狂欢,有人为了狂欢而狂欢,有人为了生计在其中假装狂欢,有人为了像别人一样而狂欢,我看见了,不敢再见,他日再赴长沙,愿能如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