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原理与案例详解
工控帮教研组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7
ISBN 978-7-121-39084-5
一、镜头
- 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目标成像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
- 镜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视觉系统的整体性能。
- 合理地选择和安装镜头,是设计机器视觉系统的重要环节。
二、主要指标
1、视场角
-
视场角是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物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构成的夹角,如图所示。
-
在光学系统中,视场角可用FOV表示,其与CCD芯片的关系如下:
式中,L为CCD芯片的高或宽;M为放大率;h为像高;H为物高;V为像距;U为物距;EFL为焦距。
-
按照视场角的大小,镜头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
2、光圈
-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相机感光面的进光量的装置。
-
光圈的大小(用f表示)如图所示: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焦平面越窄,主体背景越虚化;
f后面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焦平面越宽,主体背景越清晰。
3、焦距
-
焦距又称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是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焦点的距离,也是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芯片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视场角的大小:
焦距越短,视场角就越大,观察范围就越大,但远物就越不清晰;
反之,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小,观察范围就越小,远物就越清晰。 -
因此,在选择焦距时,应充分考虑是观察细节还是观察范围:
如果需要观察近距离、大场面的物体,则选择小焦距的广角镜头;
如果需要观察远距离的细节,则选择大焦距的长焦镜头。 -
焦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
焦距、物距、视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物距表示在清晰对焦时,镜头或相机到被测物的垂直距离;
视野表示在保持相机、镜头固定不动的情况下,镜头清晰对焦后能看到的区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