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记忆不好,每逢要背课文,我会很痛苦,因为怎么背都记不住,所以以记忆为主的文科我的成绩都很差。
更严重的是“我记忆力差”这个自我暗示伴随了我很多年,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很多记忆问题,我都避开了,也避开了成长。
直到最近我在网上看到“最强大脑”选手教“记忆法”的视频,我带着好奇看完了,然后尝试,经过这两个月的练习,我那个“记忆差”的锁终于从我心头打开。
感谢这个强大的互联网,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个领域顶级人士是怎么做的,从而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还有一方面,就是以后自己想要学习任何技能,都不必担心。网上有高手的教学视频,不怕自己学不会。
关于记忆法,这里我重点讲讲自己的经历。关于具体的方法,感兴趣自己去看视频,很容易找到视频的。
很难想象,现在的我能记住随意出的二十个词语,只需要一分钟我就能够按顺序记住。
想想原来的自己,就只会死记硬背,而且还记不住。
对了,初中时化学老师把元素周期表编成歌,我现在还会唱呢。我想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记忆法的强大。不过,因为老师只是为帮我们记忆,并没有教方法,所以我也并没有学会方法。
现实的残酷在于,有的人真的很努力,可是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尤其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同学是败在记忆上。虽然很努力,可是还是记不住。单词记不住,文章就看不懂,就跟不上老师的课程。
在这里我特别羡慕现在的学生。他们很小就能接触到对的方法,事半功倍地学习。学得好就更愿意去学,带着正反馈去学习那感觉肯定很好的。
最近,我在记忆《素书》。十年前那个游戏少年,因为在地摊上看到这本书,开始了自己成长之旅,那时就一直很想背下这本书。
如今“记忆法”给了我勇气。所以这次我一定会背下原文,我也做到了。
就讲讲我是如何记忆的:
记忆文章,我用得最多的配对联想法。把文章每句第一个字拆出来,然后用谐音或者相关的形象字词代替,再用这些形象字词编成故事,故事越夸张生动越容易记住。
《素书》里面有这么一段: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要是死记硬背,要记住这个顺序是不是很难?
那我们先来拆,因为第一个字都是“同”,所以我们把第二个字拆出来:
“志”、“仁”、“恶”、“爱”、“美”、“智”、“贵”、“利”、“声”、“气”、“类”、“义”、“难”、“道”、“艺”、“巧”。
然后用这些字编故事:
志我就想到我朋友王志,仁我想到瓜仁,组合起来“王志吃瓜仁”,恶可以谐音为“饿”,通过类似的方法,我编出来的故事如下:
王志吃瓜仁,肚子饿了,想起爱吃的龙虾,心里美滋滋的,王智(志)卖的龙虾贵,利润很高,他大声叫卖,气喘吁吁的,类(累)了,义(一)口气喝瓶水,这难不道(到)他,他喝水的手艺很巧。
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我就记住了,最主要的是这样记得牢,不容易忘,记忆最怕的就是忘记了。
当然,你也可以编出自己熟悉的故事,会有利于记忆。
接下来,我会记下《论语》。这本书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可是经常会有那种知道却说不出、写不出的感觉,这次就把它完完全全的记下来吧。
如果你也感兴趣,一起开启超级记忆之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