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有能力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有出息?”
这或许是困扰着无数父母的难题。
1、不低头,你是看不到孩子的
因为父母常常在用自己的常识去触碰孩子的第一次认知,所以孩子跟你没法沟通。
当我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时,能看到的只有孩子的拙稚。
就像一个同心圆,内圈的小圆根本不知道外圈是什么样的。
但如果换一个视角,或者说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忽略了孩子和成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为他们设下种种过高的要求与期待。
如果孩子不能“完美达标”,我们还会进行批评和指责,以至于对孩子造成伤害。
只要我们在意识上俯下身子去,去理解孩子认知的世界,用他的认知水平去沟通,孩子才会真正地依赖你,信任你,发自内心的认为:原来爸爸妈妈这样说(做)是对的。
这个时候,你才有资格让他踮着脚成长。
2、教育也要有“松弛感”
什么是松弛感?
有人将之概括为一种淡然的态度。是在糟糕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稳定,不焦虑,不急躁,坦然平和地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状态。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松弛感真的太重要了。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作为父母,究竟是怕孩子上不了名校没有好的前程?还是仅仅将自己生存的压力和焦虑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不相信他们走另外的路也能成功?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很多都是自身焦虑的映射。
与其陷入焦虑的泥潭,不如将眼光放远。除了成绩之外,孩子身体健康,内心富足,正直善良同样也是父母教育价值的体现。
我们常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对待教育,家长们不妨多一些“松弛感”,少一些紧迫感。
每一个个体都承载着他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真的尊重孩子,那就应该相信他会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3、爱与支持,才是亲子关系的主旋律
父母给予最好的东西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你想尝试什么就勇敢地去,你想选择什么就勇敢地选,没必要担心,或者忧虑。”
孩子,全世界七十亿人,这七十亿人中间最乐意帮助你,实质帮助你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我。
所以,你犯了什么错,或需要我处理的,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不会骂你。
岁月沉淀下的爱与支持,希望能成为我的两个孩子勇敢前行的力量。
在遇到无数个抉择与困难时,他(她)都能想起,自己的背后有父母,有一个家的爱在支持着。
所有家长注定都要面临与孩子之间的各种问题冲突,在一次又一次的锤炼中,我们不断反思、学习、成长,给孩子带去更好的陪伴和引领。
相信吧,今天我们前进的每一小步,都将成为孩子明天成长的一大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