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读绘本吧!读书
谁说诗人只会吃白饭?| 绘本《田鼠阿佛》

谁说诗人只会吃白饭?| 绘本《田鼠阿佛》

作者: 柳桥 | 来源:发表于2017-02-20 20:58 被阅读141次

“好啊,阿佛”,他们说,“你是个诗人,真想不到!”——《田鼠阿佛》

作者: (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译者: 阿甲

今天继续来说李欧·李奥尼的绘本。

这本《田鼠阿佛》或许是他最负盛名的一本,接触过绘本的大人孩子对这本书应该都不陌生,此书也曾于1968年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田鼠阿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石墙下住着小田鼠一家人,冬天将近时,大家开始忙着采集玉米、坚果、小麦、禾杆准备过冬,五只小田鼠中的四只各种勤劳忙碌,但第五只小田鼠阿佛是个例外,它不事稼穑,不参与劳作,而是蹲在一边发呆,被问起“为什么不干活”时,它会说它在采集阳光、颜色和词语,也在为冬天做准备。

这是故事的上半部分。有没有一种特别眼熟的感觉,极像《伊索寓言》里的《蚂蚁与蟋蟀》,还有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寒号鸟》。在蚂蚁忙着收集过冬食物,别的鸟儿忙着筑巢垒窝的同时,蟋蟀在忙着唱歌,寒号鸟在忙着展示自己的漂亮皮毛与嘹亮歌喉。在被蚂蚁和别的鸟催促的时候,也各有自己的振振有词。

故事的开篇是如此的相似,还好,后半部分大有不同。在《蚂蚁与蟋蟀》和《寒号鸟》的故事里,冬天终于到了,蟋蟀对曾经的游手好闲后悔不已,寒号鸟则在每一个寒冷的夜晚下定明日建房子的决心。结局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冻死了,为曾经的游手好闲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田鼠阿佛》的冬天是这样子的:五只小田鼠快快乐乐的吃着采集的食物,讲着过去一年的故事,度过了冬天的大部分时光。然后,东西吃完了,经历也聊光了,四只小田鼠问起了阿佛的那些东西,阿佛便给他们展示自己搜集的阳光、颜色和词语,在阿佛的语言描述中,他们一起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颜色对枯燥冬天的点缀,还有美好的词汇带来的心灵的慰藉。四只小田鼠对阿佛鼓掌喝彩:“阿佛,你是个诗人呢!”

我对这样的编排,无比感激。

最感激处,莫过于,终于有人愿意承认并宣告世人:诗人才不是只会吃白饭!

要说出这一句话,得多难啊!不管是西方的《蚂蚁与蟋蟀》还是中国的被延伸改编的《寒号鸟》的故事,都对勤劳、谦俭这些品质给予了无以伦比的肯定,但大凡与这一主流价值有所偏离或者违背,就各种无情鞭笞。说实话,每次想到那两个故事,就有些心塞,或许还带来了些童年阴影,那就是不敢肯定蟋蟀作为歌唱家的身份,也不敢说寒号鸟能够享受当下的心态也非常难得;而且,不勤劳于耕种稼穑便只有死亡一条路,真够可怕的。

当然,《蚂蚁与蟋蟀》还有一个蟋蟀为蚂蚁所救的结局,温和了些,但主旨不变。我可以想象一种更圆满结局,蟋蟀被救,在冬天里,为蚂蚁们唱歌,大家一起和和乐乐。但从开始的被看不起和后来的被救,双方就已经是一种不平等状态了。

还好,还有一本《田鼠阿佛》。一想到现在的孩子们可以从这个故事来重新看待诗人、艺术家的身份与贡献,在传统的主流的价值观之外对世界的丰富性多一些体会,我就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诗人和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也是无比勤劳的,阿佛看似发呆,其实它在感受并记忆阳光的温度,在耐心的搜集世界的丰富多彩,在锤磨打炼着词语形容身边的生活,当然不是什么都没干。诗人和艺术家也自然很重要,用文字和画作去亲吻眼睛,用音乐去抚摸耳朵,将所有的美好送达心灵,哪怕有一天物质匮乏了,内心还是可以继续保持丰盈。他们与那些创作物质财富的人是平等的,他们才不是吃白饭的。

这样的主题出现,是有其背景的,就在这部作品出现的196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创作界弥漫着一种对艺术家殷殷期盼并小心呵护的氛围,李奥尼的作品吸引了很多的读者和评论家,都对其表现出深深的热爱,作者无疑体会到了艺术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或许正是结合自身心境,便有了《田鼠阿佛》。

田鼠一家子里的另外四只小田鼠也很值得一提,它们是如此的温柔敦厚,和善包容,这也让我们读起来,内心平和又温暖。

他们在看到小田鼠阿佛发呆的时候,也只是问一问,并不督促它也要与它们一样加入食物的采集工作中;当冬天到来时,他们采集的食物也是大家一起分享,没有一个说:阿佛不劳作,便不该享用;当阿佛分享了自己采集的阳光、颜色和词汇时,他们耐心的体会感受,并由衷赞叹,没有一只说:这都是空的,根本填不饱肚子。它们真的是有这个世间最具真善美的心灵。

我想,如果不做阿佛,能做到这四只小田鼠所做也很好,勤劳于世俗的生活,但能够接受并尊重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包容并呵护那些脆弱的真、善、美,同样也是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把这个范围放小一点,放在一个小小的家庭里,四只小田鼠的态度,也是很值得学习的。阿佛也许是那个还未长大的孩子,也许是成人中的一个异类,但若能做到耐心等待,不干涉不强求,终有一天,他们会绽放出自己的光彩的。《夏山学校》里主张:孩子的本性不仅善良,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他们都会成为快乐而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我们很难对此完全相信,但四只小田鼠做到了。从这一点说,事实上,要成为四只小田鼠,比成为阿佛更难。

从绘本中读到的,还有两点想说。

第一点,要像阿佛一样,如果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那就坚持下去吧。不需要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不需要像所有的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去做自己吧。最近大火的《爱乐之城》,除了爱情,说的也有这样的主题,而这两者是最能撩拨或打动人心的。

第二点,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时,眼睛就会发光,如同阿佛后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东西一样,只因那里才是你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这里要提一下这个绘本的创作手法了,不同于《鱼就是鱼》的蜡笔画,这里用的是剪贴、撕贴与手绘,但每个小田鼠都不相同,阿佛也有自己表情的变化,曾经总是耷拉着眼皮,若有所思的模样,但开始与同伴分享时,眼睛睁的又圆又亮,是那么的神采飞扬。想来,唯有如此,才能展现出自己最美和最有力量的一面。

生生把一个绘本炖了一碗鸡汤。

小朋友们读起来,才不会想这么多,身为大人,也完全不必试图把这些道理讲给他们听。年纪到了,该懂的自然都会懂。

两岁多的小姑娘翻这本书,她所喜欢的,与我所感慨的,简直要相差十万八千里。她最喜欢的是阿佛说色彩那一张,她会指着四只小田鼠在阿佛的描述中想象出来的色彩,说最小的那个粉色是自己,然后,红色的是妈妈,蓝色的是爸爸,黄色的与橙色的是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我想,现在的她读到的,是一家人,和和乐乐的一家人。

足够了!

附:

1《田鼠阿佛》插页

2、田鼠阿佛视频

中文版


田鼠阿佛 - 腾讯视频 中文版
Frederick 田鼠阿佛 - 腾讯视频 英文版

拓展阅读:

1、有一篇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請做「田鼠阿佛」的家人》的文章,我觉得写的很好,可以点开读读,尤其是前半部分,很喜欢她对李欧·李奥尼的分析:

《田鼠阿佛》的作者是李歐·李奧尼。在2歲前的親子共讀中,我一直不認為他是個「必須推薦」的作者。這不是說他不好。如果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嬰幼兒的閱讀領域,他有點像里爾克和葉芝,而安東尼·布朗和湯米·狄波拉則像夏洛蒂·勃朗特。前者把自己隱藏起來,有宏大、嚴謹、高度凝練卻帶有距離的哲學人生系統;後者則天生就被商業化所喜愛,靠謳歌自己個人經歷和感情就能風靡世界。這樣說,我沒有任何厚此薄彼的意思。兩歲半前的孩子多半更喜歡安東尼·布朗(《我爸爸》、《我媽媽》)和湯米·狄波拉(《先左腳、後右腳》、《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因為他們的繪本里說的是嬰幼兒們熟悉的事,可再大一點的孩子,當他們對色彩、形狀、對審美和定義人生有自己更強烈的認知要求,李歐·李奧尼就會像淺灘里的巨石一樣呈露出來,變成他們最強的挑戰者和最好的朋友。

2、有关寒号鸟的故事,明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有这样一段记载: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毛羽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若雏(刚出壳的幼禽),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大可与我们流行的小学课本里的故事做个比较。

一想到小时候学了那么多非此即彼,或赤裸裸说道理的故事或文章,当真要掩面自省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四日五月君:1.寒号鸟的故事旨在突出勤劳对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但是不可避免地反映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难道以死才能明事理,朋友有困难视而不理这样才能体现主旨?我想未免极端了些,儿时听到这故事就有这样的疑惑。而田鼠阿佛更加温和,在学前教育中更具有指导性。可惜我小时候并没有这本绘图。。。
    2.一本儿童绘本能从多个视角进行思考,😂 好棒。 比心,有这样的麻麻真幸福 ❤
  • e6793c73869a:第一部分直接引起了我巨大的兴趣。这样的包容,真是太难得又太重要了,太感激又太伤感了……
    柳桥:是啊是啊~话说,李欧·李奥尼的十几个绘本作品我觉得都可以找来看看呢,每一篇都会带来不同的感触,但每一个都能直达内心·

本文标题:谁说诗人只会吃白饭?| 绘本《田鼠阿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je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