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面”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一个男生怎样算见过世面?
第一层是:不羡千金买歌舞,心忧炭贱愿天寒。(苏轼 白居易)
你见识过土豪的纸醉金迷,却不艳羡,你触碰过底层的家徒四壁,却能怜悯,你可以和前者谈笑风生,也能跟后者把盏言欢,不媚不鄙,不卑不亢。因为你知道,人间从没有公平可言,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的人一降世便开启地狱模式。
你见过最好和最坏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差异,也懂得了尊重和理解。有的人感受过宝马香车就一头扎在其中,有的人喜欢冲着贫困者趾高气昂,这在我看来,只是“沉浸在世面的浮华表象”里,而不是真的“见过世面。”
不羡千金买歌舞的意思是,苏轼有着对千金以外,更高的追求——珠玉文章,心忧炭贱愿天寒则是白居易对卖炭翁的忧虑,合在一起就是:见识到有钱人是多么奢侈,而不羡慕,见识到贫苦者是多么的窘迫,仍能关照,这是“见过世面”的第一层。
第二层是:世间万事曾经历,此心未与年俱老。(沈瀛 陆游)
有人说“见过世面”就是认识很多老板,学会了笑脸逢迎和市侩狡黠,也有人觉着“见过世面”就是生意做得很大,拥有车房钱,懂得如何用尽手段为己牟利。可是这样的“世面”,却不讨人喜欢。
因为在这类“世面”的定义里,意味着财富与金钱至上。而我却觉得,有一种“见过世面”应该是矢志不渝的少年气。
那是行医二十年的老医生看惯了生死离别,在一次竭尽全力的努力后,没能挽救回年轻的生命流出的热泪,那是鬓发微霜的老刑警,在第三次负伤后,仍然站出来和歹徒搏斗的果勇。
他们并非是“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后果,或者可笑傻气。而是看过太多结局后,依然保留着最初虔诚的天真。“世间万事曾经历,此心未与年俱老”——岁月改变了容颜,赋予了阅历,给过你很多狠狠的耳光,但是仍然有一些火焰在心底不灭,这是“见过世面”的第二层。
第三层是:君向潇湘我向秦,人生异趣各有求。(郑谷 秦观)
你有你撸铁健身的权利,我有我死宅看剧的爱好,不是八块腹肌就可以鄙视肥圆,也不是从不看AV就活该被嘲讽是个基佬。有人向往北上广繁华世界,就有人留在山村看斜阳炊烟,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个性不同追求各异罢了。
其实从相反角度来讲,越是闭塞落后的地方,越难接受新鲜事物,越是开放包容的都市,越是百花齐放,这一点同样可以类比到一个人是否见过“世面”——真正有见识和涵养的人,往往不会以自己的标准及人,他们更懂得包容和宽待个性的差异。
“君向潇湘我向秦,人生异趣各有求”——明白芸芸众生人生路的异同,知道自己想要的,不随波逐流,理解别人所求的,不横加指责,这是“见过世面”的第三层。
其实,见过世面也意味着你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它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见过世面的人比起没见过世面的人相处起来,给人感觉更舒服,那是越过山丘之后,世界教会他的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