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最近家里常有的感叹。
在珠海这座温暖如春的城市,完全感受不到年味,内心深处始终觉着,过年就得配上明晃晃的火炉。
在不是故乡的城市过年,对一切也没了那么多讲究,一切以简单为原则,于是这一天与平常的某一天毫无二致,年味自然也就散了。
乡下老人是对年最敏感的一群人,只有过年,出外打拼的年轻人才会心照不宣地往回赶,一家人在这时才能整整齐齐地欢聚,所以这是许多老人翘首以盼的日子,他们也在心底觉得这一天势必要与众不同。春节前一个月,他们就开始慢慢准备着,腊鱼、腊肉、腊鸭、腊鸡……只要在一个晴好的日子,你便可以看到乡下家家户户门外晾晒着各种各样的腊货。
待到春节临近,年轻人开始陆续归乡,整个村子便开始苏醒。家家户户开始欢腾忙碌起来,忙碌便是年味的高潮,锅碗瓢盆的咣当声便是此时最美的配乐。
讲究是过年的重头戏,在乡下过年许多事情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污言秽语等一切不和谐行为都是禁忌。小时候就希望年能长一点再长一点,不仅因为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更重要的是一句“今天是过年”成为了不知道多少小孩的免死金牌,不仅可以不用写寒假作业,还可以免受调皮捣蛋引来的毒打。
穿衣服也需要讲究的,正月初一全家老少都要换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现在也越来越没那么在意了,即使换上新衣服,也没有了那时的那份欣喜与得意。
真想念七大姑八大姨围坐在一起的热闹,即使被逼婚,我也不会觉得不适,家人们不就是在一起聊些日常琐事,难道要和你聊人生?聊理想?
网上那些春节自救指南,为了蹭热度实在有点言过其实。不排除有些嘴欠的亲戚,但是还不至于对所有亲人都戴上厚厚的保护壳。
明年过年一定要回家呀~
想在热气腾腾的火锅雾气里和家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想在暖暖的火炉面前磕着最爱的原味瓜子看春晚;想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辗转难眠……
在故乡,才叫过年。
在故乡,才叫过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