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小孩读书,都是从背诵开始。像三字经这类大人写的文章,刚开始接受教育的小孩,心智还处于萌芽状态,也没有任何人生阅历和经验,他们是不可能懂的。书上的一句话,经过熟读背诵刻在印象里面,从理解字面的意思,到真正懂这句话想说的道理,还得经过深刻的实践教育。
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场景?在某个时刻,经历了某件事,回想起曾经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一下恍然大悟,哇,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我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样一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但他没有详细解释他怎么就是老师了,这个老师好在哪。在学生群体中,这句话几乎每天都在被引用,虽然大叔我已经毕业多年,也才刚刚真正理解这句话。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会有很多兴趣小组,有足球,篮球,书法,读书等等,学校每周会固定开辟出一个下午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小组,选择哪个兴趣小组加入,基本也是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一般都会选个自己觉得好玩的。
“觉得好玩”,正是兴趣的核心。
如果有那么一件事,做这件事的时候,压根不会有能不能一直玩下去,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的想法,只要我还觉得这个事情好玩,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做,上瘾,一段时间不做,就会“手痒痒”,做的时候可以忘情投入,完事之后就“很过瘾”。
这样的事情很少,我们没准一生都碰不到几件,感官上觉得刺激好玩,是比较肤浅的兴趣,它能不断满足感官对刺激的需求,好比游戏、抽烟一样。
如果工作做到这种境界,很难不成功吧。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刚从学校毕业,一开始都要解决生存问题,普遍的选择是找一个跟自己所学相关的工作,然后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供个房子,找个人结婚,再生娃,养娃,完成人生使命。听老男孩时会有心有不甘,孩子一哭,马上忘掉这件事,就像梦被吵醒,丈母娘还得补刀,你胡思乱想什么呢。
最近看到的对兴趣最好的解释,是古典老师书里说的, “兴趣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结果的事,兴趣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的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遍咧着嘴干完的事情。这才是兴趣本来的样子”。
我对兴趣的理解是,让一件事情做起来有乐趣,才有持续的可能,不管什么事情,持续不断的做才能产生一些价值。
能经常感受到乐趣,时常收获,驱使自己把这件事情循环下去,阅读就是这样一件事。
我以前是没有刻意阅读的习惯的,即使知道看书会有好处,一年也看不了几本书,大部分的时候书只是完成工作的工具,也就是兴趣没有养起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收获。
兴趣发生了,长不大,还在萌芽就被消磨掉。一个原因是浮躁,追求即时反馈,今天做了一件事,马上希望看到收益,如果没有收益,大脑里的奖赏神经没有得到刺激,情绪上感觉挫败,这么来几次就厌倦了,于是换一件事情继续这个循环。
另外一种消磨,是不确定性。我回顾一下做过的事情里面,长期投入刻意坚持超过5年的,几乎没有,也就收获不了长期的收益。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巴菲特是一个例子,他的故事人人皆知,但是巴菲特的成功能不能复制,长期坚持去做只能说是相关,不能说这么做一定能成为他,成功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所处时代,机遇,运气等等,这些因素也很关键。人性本是偏好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的,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掉进坑里就表示要花很长的时间、投入很多精力才能把坑填平,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这个过程“很难受”, 于是不会想再来一次了。
大航海时代的老祖先,为了寻找新大陆,朝着想象中的路线出发探索,经历身心长期的折磨之后,无功而返甚至丢掉性命的事情时有发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经历过三次失败。能冒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发现新大陆,我并不想说他身上有什么百折不挠毅力惊人感动上帝之类的品质,正是兴趣让他能保持持续的探索发现的过程,不断的改进方法工具和线路。新大陆就在那里,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发现的过程变得不可预知。新大陆被发现是迟早的,历史上没有哥伦布,也会有另外一个人,只是年份可能要晚一点。
爱迪生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最终发现了碳素灯丝,他并不认为一千多次是失败,反而觉得是发现了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在外人眼里这是一种伟大的坚持,对他而言发明探索仅仅是他的兴趣所在,他每天习惯去做的一件事,意识里自然就没有失败的概念。这可能是兴趣的最高形式了。
做好这两点,就是培养好兴趣了吗?如果只是无意识机械的去做,那你要注意了,可能是强迫症,看似努力,其实毫无意义。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回到乐趣上来,一个兴趣能否养大,内核是做这件事是否能经常感受到乐趣。经常阅读能获得求知和思考的乐趣,保持阅读的习惯,是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经常写作,是表达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点滴的积累形成收获。
做事业能不能说是培养兴趣?他们内核是一样的,但做事业追求成功,商业的成功甚至关乎金钱和生死存亡,它更复杂,需要更大体系去覆盖,怎样行动和思考,有更多的事情需要理解和构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