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精进》)
为什么我们容易焦虑?
信息传播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不能像历史长河里的人物那样,做一个有些偏执的人?
信息时代的我们以千倍万倍于过往的速度沟通彼此,不自觉间,我们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接收了让我们产生压力,感到焦虑的信息。我们深觉时间的紧迫,看到与别人的差距。有时候我们会患得患失,在这种焦虑下,紧迫感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想去寻找一丝空气,一丝松动。放松,然后再恐慌。。。有一天,缓过神再来一看,时间已经远去……
欲望、焦虑,让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更加浮躁。我们总是说着没时间,没时间,却总在一丝一毫的间隙里消耗着时间。时间永远仓促,而我们面对时间不分场合,总是一副面目可憎的样子,催促着自己,催促着亲近的人。
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功,看到别人的光鲜,然后不能只有自己欣赏或是焦虑,发给身边的人,让大家也一起欣赏亦或焦虑。这种传播效果很有效。我时常被这样的信息扰乱自己的想法,脚下的步子也会跟着凌乱。
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同样的社会环境下,自己怎么就混得如此不堪呢。对,这不是反问句,这是陈述句。一个不堪的人没有资格反问。
于是,也会反省。觉得自己是因为没有匠心,没有沉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当你开始做了以后,可能又有一个传播者,这个传播者也可能就是自己,再给自己当头一棒。
各种疑问开始在脑中盘旋,这件事情值得做吗?这件事情有意义吗?会有一天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吗?那一天是哪一天呢?……
坚持的人,等到了那一天;放弃的人,也在人生长路里忘了自己曾追逐过的这一天,放弃的多了,这一天也就不值得他去记忆了。
毕竟,历史长河里能沉淀下来的人,那是精英啊。
我还是需要反思,需要把时间用在收益半衰期长的活动里。
不能因为来自外界的干扰就轻易放弃自己坚持的事情,细小的进步,短时间里肉眼是无法看到的,自己也可能无法体会到,但是好过于把时间爽一会儿就好的项目。
还是应当做一个有心人。
将一件事,从表面看过去,哪怕不能够深入骨髓,到表皮下面也行啊。记录下来,也许有一天就会变成自己想变成的那个自己了。
不要被繁杂的信息蹉跎了自己的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