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下午四点零七签了离职合同。距离上一篇简书还是忙到不可开交,并未完成参加的简书日更挑战。
1月20日放假回家,3月8号回到杭州。
在家的一个多月,明知道自己要离职并且未确定接下来的方向时,虽然偶有焦虑,并在一个时间段内极度渴望学习,但总归这次我没有太为难自己。
过年回家之前,爸妈极度劝我回家做老师。但当我回家之后,爸妈可能是知道我叛逆的性格,所以并未一直劝说。但却一直张罗着我的终生大事…据表妹说,我妈怕我嫁太远…
和妈妈挖野菜在家的一个多月,我鲜少与同学、朋友聊天,这种状态短期看是从上份工作开始,长期看是从18年大四实习开始,更早的来看是从大三思考未来之时。
偶尔说起工作,朋友们也总是劝我做老师,我说不知道为什么,内心还是有些许排斥。她们说,那你自己选择的工作喜欢么,或者你真的很适合做老师,甚至开玩笑说只有你才能见出我这么优秀的学生…
给狗狗做的房子我是一个认真的人,工作后一心投入工作,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上份工作更是夸张,三个月全身心投入工作,加班到十一二点甚至是凌晨都是常态。有人逼我加班嘛?没有,但是工作和个人能力的需要,使我不得不快速成长!
那三个月的辛苦我几乎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觉得三个月活出了半年的感觉。有收获,也有失去。
活动照片去年3月份一个人提着箱子,带着对心目中模糊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杭漂路,一年了,脑海中仅剩下过往的点滴碎片。
来杭州的高铁上我不是一个金钱地位的狂热爱好者,但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给予自己和我爱的人更好的生活。
很可惜,一年多了都没看到效果,而且更迷了。之前总觉得自己除了年轻一无所有,可以尽情尝试,总归找到自己喜欢的并能支撑生活的那条路。然而看到很多尝试几年后仍然一无所有的例子后,我有些恐惧。
抖音截图想到傅首尔那句话,“当你没有选择时,就在你固定的圆圈或轨迹上努力的话,也是会有收获的吧”。
现在的我看似有很多选择,但是没有热爱和向往的事,对于之前心心念念想要从事的策划类工作,体验过后,收获自然是有的,但是没有了快乐和冲劲,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也许这只是暂时的,但是我暂时看不到希望。
当局者的我打算听从家人朋友的劝告,努力尝试一把我一直心存抵触的工作。早点踏出去,相比原地纠结总归是进步不是嘛?即使是错的,早点发现进行下一步不也很好么?
Keep截图这篇文章毫无逻辑可言,好在写着写着把自己心里梳理通了。虽说人生建议是不要给别人建议,但是自我感觉当你心乱如麻时,就写下来,慢慢梳理,善待自己但不要放纵自己。加油,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