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城郊大道
我回到老家永新,内心会感到更平静一些。和父母兄弟们在一起,每天早晚吃着粗茶淡饭,白天驾车全家出游,在父母年轻时曾经工作过的乡镇一带转悠,然后中午找一个馆子店吃饭,吃的都是一些土菜,味道挺好的。昨天中午,除了我们自己这个大家庭之外,还邀请了舅舅舅妈、姨妈姨父等一起吃饭。亲戚们在一起喝着酒、吃着美食、高声谈笑,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我父母这一辈的亲戚,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差不多都上了七八十岁的年龄,但是因为长期在乡村劳作,锻炼了筋骨,而子女又大多比较出息,在生活保障上无忧,乡下的空气环境又比较好,所以个个身体上看上去都还健康,连小毛小病都没有。这一桌上的人除了我父亲之外,甚至可以用“生龙活虎”来形容。他们不仅身体好,还很懂得礼节,让人挺欣慰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县里农村道路也修建的越来越好了。连接乡镇的道路自不必说,基本都铺上了宽阔的柏油路,由于没有重型货车频繁通行(不像我工作居住的新余市),路面显得更干净整洁一些。各个行政村之间,也有蜿蜒逶迤的水泥路相连,达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水平。除了路好之外,农村的水也挺好的,无论是大一点的河流,还是涓涓小溪,水质都清澈透明,让人一眼望去便心生喜爱之情。
我们开着车在乡村道路上溜达,一边行走一边家人们愉快地说说话,谈论着父母一辈年轻时在此处工作的情景,也说起一些自己小时候在这些地方读书的趣事。我母亲年轻一点的时候,是商业系统供销社的员工,供销社在各个乡镇村委都有网点,隔一段时间,各个网点的员工就要进行一番交流,我们也便跟随着母亲在各个乡镇村委间迁徙,同时也在不同的小学校就读。回顾我的小学生涯,读过的小学应该有五六所之多。当车子经过曾经就读的石桥小学门口时,时光好像突然穿梭回几十年前,熟悉亲切的感觉在我心头油然而生。
一路漫游过去,经过一个个乡镇、一个个村子,感受到一派田园风光的同时,也明显发觉农村人口的稀少。虽然是五一假期,但经过的村子都没有看到多少人,那些建得还不错的房子看上去空荡荡的,偶尔有几个人站在村道边,穿着的衣服还比较时髦,当我们开的车子经过他们身边时,他们瞄上一眼便自顾自地和同伴交流去了。从他们的着装来判断,可以大概率认为是从城市打工然后回来休假的,估计过几天又会“飞”走。
“虹吸效应”是无处不在的,人口由农村流到县城,县城到市里面,市里再往省里走,然后到更繁华的二线、一线城市,直至超大型的北上广深。我老家所在的县到北上广深工作和打工的人特别多,仅以我们家所在的的东华岭举个例子,年轻一辈的基本都出去了,目的地全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我高中就读的班级是全县的重点班,全班50多个同学,毕业以后几乎全部在大城市,在县里工作的不超过10个。无论是打工人还是高级人才,都采取了“往外走”战略。
当然随着人口由农村到县里的不断聚集,县城的建设也在慢慢改变。我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里,会和家人或者自己一个人在县城里面溜达。城郊靠近护城河禾水河的一条道路,修建的非常美观大方,道路非常长非常宽,甚至比市里的道路还开阔大气!到了晚间路两边的路灯齐刷刷亮起,将整条道路及其周边环境照得如同白昼,可是路上的行人却非常稀疏,我在享受很好的体验感同时,内心又会面对电源的浪费有些惋惜。护城河的另一边,沿着河道边打起一排排长长的间隔均等的高大粗壮的水泥墩子,在水泥墩子上面铺设美丽的木栈道,一路沿着河道蜿蜒过去,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站在木栈道上举目远眺,河道风光尽入眼底。城镇居民工作劳作之余,到这条木栈道上来放松休闲,生活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提高。这是我列举的县城变化的两个点。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点,只是我还没注意到罢了。
回到老家永新,每日里都在外面闲逛,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人情的体会更深了一层;生活的节奏也放慢下来,闻到新鲜的空气,看到近处清澈的流水,远方如黛的青山……不知不觉间,我这颗躁动焦灼的心平静了下来,这可能是假期最大的收获吧?今天就要回新余市了,生活中可能仍然有很多噪音,但要努力让自己体验美好。
讯飞语音输入85分钟,全文16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