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见不一定为实

我见不一定为实

作者: 写给你的柏拉图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21:53 被阅读27次

都说言为心声,通过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还能通过只言片语关键句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可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十二月份学校组织了一次“我爱我校”征文比赛,我所在的高一文学社肯定要积极投稿。社团成员甲是从我校的初中部考上来的,我校是初高中都有的完整高中,初三毕业后学生凭成绩自由选择高中,有一部分学生就会继续留在本校读高中部。说到母校,社员甲是有一肚子话要说,这里的老师,这里的同学,这里的传统,这里的变化,太多中考分离之后的不舍,太多进入高中后的期待。社员甲本身写作能力也不错,交上来一篇1600字的记叙抒情散文,情真意切,语言也有出彩的地方,可以作为推荐篇目。

社员乙初中不是在我校读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中考失利没发挥好才来到了我们学校高中部。读了几个月,处处觉得我们学校不如其他高中好,没什么感情,更别说“我爱我校”了。大概是迫于文学社必须要交稿件的要求,她也写了一篇,她的写作功底非常好,交来的稿件词藻华丽,文采飞扬,颇有特色。我表扬她时,她坦称:“我把此次征文当成文笔锻炼了,其实我对学校并没有多么深的感情,引用摘抄的诗词名句不过是为了凑够字数。”

对所有社员的稿件修改整理后交给主办方,评奖结果出来时,社员甲是三等奖,社员乙是一等奖。社员甲跑来找我询问:“乙她都说了她是凑字数瞎写的一篇,怎么就得奖了一等奖呢?我用心写用心改,为什么不如她呢?”如果我是她,我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可是现在我该怎样回答她呢?我说:“客观的讲,你的文章和她的文章各有特色,你的情真意切,她的词藻华丽,都很不错。但可能负责征文的评委老师更偏爱词藻华丽的文章,众多稿件中词藻华丽的文章会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她就成了一等奖。另外,换一个角度说,一篇文章虽是一时之作,但写作功底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她自认为瞎写的,但实际上从文笔来看应该是写作功底扎实的表现,不是一篇泛泛之作。”社员甲悻悻而返。

我不是评委老师,这两个社团成员都不是我教的学生,我可以客观公正的说说我的评价。抛开两个人的创作背景不谈,不管二人初中从哪来 ,不管二人现在喜不喜欢学校,一切背景都不管,纯粹客观评价两篇文章,我认为:这两篇作文,都各有特色,但是若说哪一篇更符合此次征文的主题,我个人倾向于甲。虽然词藻华丽的确是能彰显中学生的作文功底,但是只有词藻堆砌并不能称之为上上作文,华而不实,言之无物,长此以往就走向了写作的死胡同。缺少情感的写作,就像缺少温度的雕塑,再美也不如真实的人物可触可感。此次征文主题是“我爱我校”,通篇大量诗词引用,但是没有“我爱”的情感,也没有“我校”的影子,虽然文采飞扬,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更像是一次随笔。

由此,我就想,其实我们所见的文学作品,解读出来的只是“我读我感”,至于作者是不是这样想,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文字传递出来的意思是多层面的,一层是文字本身的意义,一层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层是众多读者的理解。而这些意思交叉起来,辐射的核心虽然相同,但是于人各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倾向,那么读者所见的也不过是自己的感受,并不一定与作者相同。比如,这次征文比赛社员乙的作文,她根本不爱我校,但是评委认为文采飞扬足以显现作者对学校的一腔热爱。其实呢,则不然。

现在都说美图时代“皂片”都是骗人的,其实文字也有可能是“骗人”的,满纸热情的文字背后也可能只是冷冰冰的敷衍。既然语言文字有可能是“骗人”的,那么知人论世怎么样呢?在平时解读作品时,我们常常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为了解了背景就可以更好的知人,但实际上人性复杂,人的情感变化也是反复无常的,知人论世也可能存在过度解读或者先入为主式的解读。总之,真正研读一篇作品时,我们应该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多种方法多维度思考,不偏执不固化,才能得出恰切的理解。

相关文章

  • 我见不一定为实

    都说言为心声,通过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还能通过只言片语关键句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可是,现实真的...

  • 2021-05-20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实际上: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

  • 《清明上河图密码1》读书笔记及感悟〈3〉-人言可畏勿断章取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眼见也并不一定为实,为实也并不一定为全貌。 小视频不知从何时闯入我们的生活,用...

  • 同理心的力量2:你还在用耳朵倾听吗?

    在理解人性上,眼见不一定为实,所以耶稣基督说“世人总看人的行为,而我看行为背后的东西”。 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为实,...

  • 现代诗文:虚实

    虚实 雷迎 可见可触既为实,难触难见定为虚。 ...

  • 人进入社会后最多三年,就不应该再对“他说话中听=他人品过硬”抱有

    人之所以觉得越来越孤立无援,皆是因为越长大,越容易发现真相。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亦不一定为实。 坏人要假装,我们...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生活中我们为了描述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往往会说:“我亲眼看到的。”“我亲耳听到的。”孰不知,即便是亲眼所见...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看到镜头下的两个人了吗?镜头外面其实是右边的人在砍杀左边的人,我们再看看镜头里面的,是不是左边的人在砍杀右边的人…...

  • 眼见不一定为实!

    来源:微信公众号表妹的EXCEL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亲眼所见就一定是真的么?呵呵,那可不一定!不信...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物理中有一种光的现象,叫折射。光经过折射后可以勾勒出无比美妙的景象,但是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吗。游泳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见不一定为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s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