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副诗画促成奇缘
陈寅恪出生官宦之家,祖父陈宝曾担任湖南巡抚,父
亲陈三立也担任过吏部的主事。
祖父和父亲都是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都被贬官回到老家。他们希望陈寅恪学有所成,将来报效祖国,因此,对陈寅恪严加管教。
陈寅恪在长辈的殷切期望中潜心研学,十二岁出国留学,留学十三年,自学了二十二国语言。
他学成归国后,因为身体不太好,也不愿意连累别人,所以一直没有恋爱结婚。在他三十六岁那一年,他的父亲着急了,命令他要快点成家,朋友먹步伟夫妇也为陈寅恪着急。
这时,步伟心中冒出一个如意人选,就是唐景崧的孙女唐篑。唐筼出生书香门第,她很爱好学习,喜欢专研学问,三十岁还未婚嫁。男未婚,女未嫁,并且都分外爱好研究学问,仿佛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饱读诗书的陈寅恪肯定不会接受别人的刻意说
媒,步伟夫妇心里很清楚他的想法。
为了制造两人见面的契机,먹步伟夫妇想出了一个妙招。먹步伟趁着和陈寅恪闲谈的空隙,说到她曾经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一副字,苍劲有力,末尾署名“南注生”。
먹步伟故意问到不知道“南注生”是什么人?陈寅恪回答道“南注生”便是唐景崧。
唐景崧是一名爱国将士,他曾经率领士兵在越南战争中击败法军。陈寅恪以前看过唐景崧写的《请缨日记》,对他很是敬仰。这幅字画让陈寅恪很感兴趣,于是,他向먹步伟提出,想去见见这副字画的主人。而唐景崧的孙女唐筒便是这幅字画的主人,唐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陈寅恪如期去拜访书画的主人,两人见面后,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陈寅恪觉得唐篑让自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唐筼也对这位瘦弱的清华才子有几分敬仰。
两人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一交谈就停不下来,彼此相见恨晚。这一次见面,爱的
种子悄悄地在两个年轻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1928年8月31日,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在上海举行婚礼。
于千千万万人中遇到对的人,爱情虽会迟到,但是幸福绝不会缺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