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华天六年级王老师的微博火了,他在微博上晒出了学生小邵的作文《沙漏》,这个六年级小学生对时间的理解让网友感到震惊。
小邵写道:“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哪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记者找到了王老师,她向记者证实确实是小邵写的,并且小邵四年级会背《道德经》,看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并写了读后感,读过刘慈欣的《三体》,评析过《万历十五年》。
一定有很多人看完后会说,这真是一个天才儿童啊!
人类的历史上,天才凤毛麟角,但每个时代都有。极少数天才成功了,更多的却是淹没在了岁月的尘埃中。
小邵同学是幸运的,他的爸爸让他接触到《梦的解析》这些本不是给小学生看的书。他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一花一世界”这类课本上不会有的佛学话题。他的老师还在班级中鼓励学生们辩论,其实也是在引导他们思辨能力。下面是小邵的同学写他的,你看他们课间在干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像不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市集辩论呢?
有了这些,小邵为何能写出那样逆天的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天才也需要土壤。
时势造英雄,而天才身边必有导师,这些导师,多数是父母。莫扎特如果没有他那作曲家父亲的慧眼识英才,他能成为音乐神童吗?14岁成为世界上第31个完成核聚变的泰勒威尔森,如果没有父母超乎常人的支持,在他10岁捣鼓出炸弹时,可能就要被贴上不务正业、顽劣不堪的标签关在家里闭门思过了,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时候都与众不同,被别人误以为是智力有问题,爱迪生甚至被学校退学,但他们的妈妈都以非凡的宽容支持和信任孩子,给了他们成长的空间,才让他们得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天才。
和这些幸运的天才相比,另外一些就这么幸运了。他们有的如流星璀璨一时,有的可能连智慧的光都没来得及闪耀就被埋没了。
我有个表弟,小时候天资聪慧,很多东西无师自通,在我眼里他就是神童,可惜舅舅舅妈信奉棍棒教育,有一次舅妈拿着棍子竟然撵到了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表弟当然叛逆不肯学习。后来中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我经常想,如果当年舅舅舅妈能在教育上用心一些,表弟即使不成为天才,起码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庸庸碌碌。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作为父母,你也许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究竟能飞多高。我们不防把每个孩子都看作是天才,用宽容、尊重和认可,给孩子创造空间让他们去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