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厚重,敦厚持重,浑厚庄重。厚重的反面,就是浅薄。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信。
厚重是一种修养,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易亲切,同样厚重。用阳明先生的话讲,就是不动心,很淡定,遇事不慌,冷静面对。通常有志则重,或者行万里者重,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事端,见识多了,自然厚重。有时候,也会说,这人有点浮,想要突破自己,就要把心沉下来。
【学则不固】,如果人不厚重,学东西也学不牢固。厚重,才能容纳,才能反刍消化,慢慢吸收,学得到,用得上。浅薄之人学习,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
如果你平时学习,有“一听就懂、一用就不会”的感觉,你就要知道,这是自己不厚重,或者说心浮气躁。厚重之人,对别人的东西,一般不会很认真的听,一听就懂,知道自己没懂,虚心求教,或者留个心,慢慢琢磨,等他懂了的时候,自然就会用。
【主忠信】。程颐说“不诚无物”,人当以忠信为本。
【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要交胜过我的朋友。因为胜过我的朋友就是某些地方胜过自己的人(主要在修养和学识上)。
所以我们首先要善于关注和学习别人胜过我的地方。先发现他人的亮点,才能交得到朋友,才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点。
华杉老师说,因为我们人性呢,都容易有两颗心,一颗是“纠错心”,一颗是“胜心“。纠错心,就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专找别人的错,找到就否定别人,在心里把别人否决掉。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小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0道算数题,让学生自己主动来解答,没人敢上,有个学习比较差的人自告奋勇,做好了题。老师就问,这位同学做的怎样呀?所有学生异口同声说,错了3道题。老师反问道,为什么不是对了7道题哪?所以说这纠错心小学生都不能幸免!所以现在考试不在排名次,是一件好事情,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避免排名次收到伤害,一方面引导大家关注好的方面。
胜心呢,就是见不得别人比我强,就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待在一起才舒坦!不愿意跟那牛人在一起。讨论问题,人家明明比我有见地,却不是认真思考,而是不假思索地奋起辩驳,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都是胜心作怪,都是不够厚重。
“纠错心和胜心是一体两面,有纠错心的人,纠到别人一个错,就感觉自己胜过了一个人,打了胜仗,舒坦!
人若能收敛纠错心和胜心,能欣赏他人的才情风光,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崇高的修养。《菜根谭》中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所以君子宁愿自己笨拙一点。 这样便懂得孔子的另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则勿惮改】,错了不要怕改。海底捞有句管理的话,敢于试错,快速迭代。我在58同城工作的时候,最舒服的事,就是我的领导说,58是个大舞台,你任意表演,演好了,我给你叫好,演砸了,我给你兜底。所以说一不怕错,而不怕改。这样做事才会干净利落,才能成长。
子贡有一段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错,就像日食月食,错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大家都仰视他。
所以说有错就改,不丢人,公开改,也不丢人,这样不仅是君子,而且是真汉子,但是错了掩盖,死不承认,那就危险。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
求点赞!求关注!求打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