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都讲要终身学习,可是要怎么学习呢?有没有认真深度的思考过呢?有句话是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果能,祝贺你,你保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如果不能,你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向孩子学习这件事。为什么说要向孩子学习呢?不说经验这一层面,就说学习能力,你能像孩子一样专注吗?能像她一样兴趣广泛吗?能像她一样反复练习不觉枯燥吗?能像她一样重视反馈吗?等等,还有很多,这些事通过观察孩子,更是有孩子的家长特别能有感受的。
孩子其实是天生的学习机器。与孩子相比,成人唯一胜出的地方是经验。在外在,它对应行为模式;在内在,它对应特定的大脑回路。经验意味着行为模式与大脑回路均己定型,好处是调用这些不需要占用内存,速度极快,坏处是失去弹性和可能。这就是成长:将无尽的发展可能,向着与环境适应的方向收敛。
就在昨晚孩子奶奶的眼镜的一条腿又折了,孩子的奶奶跟我们说“小宝贝的手啊可快了,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小手就伸过来抢走眼镜了”。是的,每个戴眼镜的家长,都应该有过这种经历。小手抢眼镜的过程你没有过观察过,我觉得非常特别,她手伸过来也不是很快,每个动作都历历在目,但就是躲不开,仿佛武侠小说里似慢实快的绝顶高手。不过,在抓你眼镜的那一刻,孩子确实就是绝顶高手: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全心全意。既不重视你也不轻视你,更不理会旁人眼光,完全没有心理波动,天上地下就只要做这一件事。
还有我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发现, 她在每一刻都专注于当下注意的焦点,但注意的焦点又随时在切换当中。 这一刻是你的眼镜,下一刻是汽车玩具,再下一刻是绘本。环境对她来说总是充满新奇,徜徉其中,专情且多情,孩子做到了。你我这样的成人则不然,我们的行为由一个个已优化的固定进程组成,因为这样最有效率,问题是很少有新意。如果要从完全优化,也就是完全熟悉的环境中挣脱出来,我们就必须主动为自己创造新鲜的刺激。套路对我们有好处,但我们不能只生活在套路中。这似乎与极度专注相左,表面看的确如此,但孩子就能做到两者和谐共处。
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学会爬、走、说话,每个孩子都能越过这些成长的里程碑,但每个孩子的顺序、方式都有不同:有人爬得早,有人说话早,有人走得早。像我家小宝贝,走路走的比较早。表面上随机的学习进程,隐含着孩子并不随机的努力:掌握技能,他们是一样一样地来,每一件都要经历反复练习。任何一件事,孩子们总是会反复练习,仿佛对它充满热情,但这只是旁观者的想象。孩子对它无爱无嗔,一旦感到已充分掌握,立即弃之如敝履,掉头他顾,开始下一项学习。全情投入,果断抛弃。这些成人很难同时做到的事情,孩子做起来自然而然。一定熟练程度之上,孩子会在练习中加入新意。新意并不新奇,其实就是已掌握的技能像模块一样在新情景中移植、重组、分解。孩子是没有条条框框的,结果往往匪夷所思,绝大多数并无价值,只能推倒重来,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习就是过程,过程就是学习。
孩子学习的时候,比如滑滑梯时,她总是会看着你,看着你的反馈信息然后在继续。这就是孩子在反馈中学习。她需要你给他传递信息,是这样滑吗?这样行不行?好不好?孩子做许多事情,获取反馈的动因总要占到一半以上。要不然,你以为那些孩子成长中的“魔鬼两岁”、叛逆期,会是怎么来的? 孩子故意折磨你呢,各种测试你底线的行动,是她自然达成的学习图谱。孩子在环境中成长,早期最具支配性的环境因素就是父母。而她要了解我们,离不开我们给她的反馈。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与孩子多相处,多游戏,多说话,与她像成人一样对话,是孩子成长最关键期(0到3岁)父母最好的策略,也是穷人最好的逆袭。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财富在这个阶段的力量,远不如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财富不平等,好在时间是平等的。
所以说我们得要向孩子学习,在这部完美的学习机器面前,我们哪里有资格去把她打造成这样那样。我们能做、应做的,是帮助他找到自己的路,也趁机重新思考自己该如何行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