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卓子
最近在找工作,在等成绩,在告别,在迎接,也在迷茫。
白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除了抄抄心经,看看书,就是看手机。人不能闲下来,太闲了就会充满忧愁。忙碌的时候会幻想着闲下来要做很多事情,可当真正的闲下来太久,就会不由自主的焦虑。对未来充满担忧,不知道要怎么办,甚至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也许真正在路上的人是不会想这么多的,在路上的人一心只想着到达终点,达到目标,哪怕做日复一日的最无聊的工作,也会一心盼望着周末,盼望着假期。
而在十字路口徘徊的人就会陷入迷茫。或者有些人生来就不会迷茫,他们对人生充满规划,在每个路口都做出理性的正确的选择,然后按照规划一路走下去。这种人应该是不会迷茫烦恼的吧,在他们看来,这种无所事事的自寻烦恼一定是闲得发慌,无病呻吟。
佛说要让心安下来,就要住于此时此刻,不为未来没有发生的事烦恼,也不为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忧愁。而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担忧,就是因为太在乎未来会怎么样。
被迫的要找一份新工作,薪资、距离、上班时间、工作内容就都成了要考虑的问题,而一旦达不到期望,就会有不好的体验,内心会被一遍遍的否定、打击,失去信心,失去希望。
之前我用考试来适应工作,复习填充了闲暇的时间,能够按时发工资,寄希望于考试,觉得考下注会就可以无忧无虑的找到一份工作了,不会再为工作的事发愁,甚至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最近发现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好像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不禁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挣很多很多的钱吗?有一个大房子吗?可真正有这样的机会时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些并不是内心真正想要的。想要的只是平淡的日子,温暖的小家,把家布置成喜欢的样子,内心平和,安定自如。
这样想来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焦虑的,哪怕只是停下来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可满足的。
看看喜欢的书,想写字的时候也可以写写字,这就足够了。
如果只是生存下去,一个人需要的物资可以缩减到很少很少,而任由欲望疯长,痛苦才会膨胀到很多很多。
佛说的是对的,让心安住在此时此刻,未来要发生的那些事等到发生的时候去考虑好了,何必提前为它担忧呢?
人总是要对未来怀有一丝希望的,就像《摆渡人》里的迪伦,在所有人都做不到的情况下她却做到了,她也恐怖、徘徊、怀疑、甚至想要退缩,但心中的希望让她找到了崔斯坦,并且带着崔斯坦回到了她的世界。如果没有那一丝希望,她的生活就会永远一成不变了。
而我,也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看到生活的美好才能够遇到美好。
在写字的时候就专心于字,在抄经的时候就用心于经文,在看书的时候也能够投入书中的悲喜。在冬日里,看枯草萧瑟而安然;在春天,感受花的喜悦奔放;在夏天里炙烤,哪怕错过了秋天的红叶,心里依然要留着一间隐没在林间山头的小木屋。小桥连着对岸,鸭子躺过小河,花草点缀,阳光温暖。无论那是上一世残存的记忆,还是下一世要去寻找的地方,都可以当作内心的一丝希望。
再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一本散发着木头香味的书,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子,和一方多愁善感通了人性的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