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言
一、科技之“镛人”(续)
而对丁内模的制作则比较简单,常有以下两种要领一足在模子上翻制好外范以后,再将模子表面适当刮削成为内范,刮削去掉的厚度就是所要浇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子做成空心的,由其腹腔中脱出内模,再将脱出的内模和底座连成'体,最后套合外模举行浇铸,此种要领适用于大型器。
浇铸:将已焙烧好且装配成套的内外范,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人窑烧烤预热,预热的温度以400~5OO度为佳。预热好的范体需颠倒夯埋于沙(湿沙)坑中,以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和范体倾圯引起铸工的意外毁伤。最后将熔融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模子底部的浇口。倒着浇铸器物可以将气孔和铜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铜液在外范上、中部形成清楚致密的饰纹。浇时髦应注重在浇口和气孔充满铜液截止。速度以快而平为佳,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脱去内外模取出铸器。
修整:铸器在除去内外范之后还要举行修整。在颠末锤击、锯挫、錾凿及打磨,消去多余的范痕、毛刺、飞边之后,使铸件更为细致精美,如许才算打造完毕。
失蜡法
失蜡法指用容易熔融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雕塑成铸器的模子,再在模子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形成一层精微细致的泥壳,然后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成型,经烘烤使泥壳之内的蜡油熔融流出形成铸器空心腔体,最后向空心腔体内浇铸铜液,在铜液凝固冷却后,除去泥壳即得光洁精密的铸器。战国、秦汉以后,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间,青铜器的铸造多接纳失蜡法。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通常会在器表遗留大小不等的砂眼,一方面或因材质不纯,另一方面是整模铸造,模体严实没有发泄孔,铜液灌注不到之处所致。
分铸法和焊接法
青铜工匠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分铸法。分铸法是先将器物的小件如提梁、把手等浇铸成,再将小的铸件嵌放在器的主体范上加以固定,与待铸青铜器固定部件或活动部件的空腔套嵌在一起,中间杂用范料隔开。这样,先铸的部件和器体就能固定或套铸在一起了。但有的器物铸造不是这样的,而是完全相反的步骤,即先铸器体,再合铸附件或附饰。这种将分铸好的器身和耳、足等附件联接起来的方法就称为焊接法,其实焊接法是分铸法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有时也称分铸焊接法。
在商代,出现了最早的分铸法,但比较繁复讲究,只在铸造形制较为复杂的青铜器时才使用。到了西周,绝大部分青铜器的附件都采用了分铸法,制范时仍然把器身和附件合在一起做一个整模,再从整模上翻出分范,这样做出来的器物比起后来的分铸法显得有一点拘束。到了春秋中、晚期,不但器身和附件分别单独做模,而且器身也按着形制的弧度做出许多模,器型也因这样的方法而变得精美细致。这个时期的焊接技术仍采用商、西周以来的嵌入法,即把预先铸好的附件嵌入器身范上,进行一次浑铸,而且比以前使用得更普遍了。还有使用方块印模法印铸花纹,最早见于河南辉县甲乙墓出土的属于春秋中期偏晚扁圆形壶。
青铜器铸造方法的特点
(1)生产规模大。(2)分工细致。(3)种类繁多,器物精美,器型多样。(4)工艺精美,浑厚凝重,刻有铭文,花纹繁复。
2.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和收藏意义
青铜器是由青铜(多为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其中锡和铅的成分都必须大于2%。另有十多种配方)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已经有了青铜铸品,但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目前所知大约是在夏代,即公元前21世纪。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瑰丽,铭文丰富而且铸造技术复杂,其辉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有人统计过,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数量大,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其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一应器物。众多的青铜器皿,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数量大、品种繁的中国青铜器无疑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这是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研究,阅读,杂文,良医
上庸君(shangyongjun1)与百家号、企鹅号、一点号、搜狐号、网易号、微博、简书等多家新媒体同步,每日呈献4图文,供大家乐读与评论。感谢关注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