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非常充实,上午三节课教完27课,下午第一节课参加会议,顺便发现小会议室来了一位省中医大学生义诊,针灸了一次。托管课开了主题班会,录制了一节微课,晚上六点半赶到到书法社团练习书法。
课上老师说写字要形神具备,形指具体的笔画,看得见;神在运笔得过程中,在空中。书法我还没有入门,似懂非懂,手中的笔不听使唤。书法有没有进步,我不知道,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法课上,学习了一首诗——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李白送贺知章告老还乡之作,诗句充满深厚的情谊。
我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山阴道士如相见,饮血黄庭换白鹅,这里用到了一个典故,关于王羲之换取白鹅的一个故事,用他的《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
今天我才发现其实书法真的是很有文学渊源,我们写书法都是写古人那些作品,而古人的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故事,或多或少是别人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的故事,书法跟文化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啊,尤其是古代这个书法,甚至跟舞蹈所有的艺术门类都相通的,你杜甫记得就写过观公孙大娘舞剑,张旭的草书,公孙大娘的舞剑,李白的诗歌作为三绝。
所以在今天练书法的这个短短的一个来小时的时间里面,我又认识了一位我们学校的一位非常年轻的汪老师,她给我推荐了很多好书,他特别提到最喜欢是颜真卿的作品,因为知道他的为人、他的故事所以喜欢他的字。
她还提起颜真卿的一部悼念侄子的诗作背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那刻我脑子里都是苏轼的寒食帖。大约知道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府、欧阳询并称为初唐四大书法家,其他一概不知。
今天那个汪老师给我推荐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弃长安》,讲的就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抛弃长安逃到蜀国之中,发生了一些很多事情,这其中就有颜真卿,他和他的弟弟及侄子也被安禄山给抓住了,然后,安禄山就严刑逼供,让他们投降。但是呢黄庭坚和他的弟弟侄子宁死不降,最后,安禄山他们把黄庭坚的弟弟和他的侄子杀了。黄庭坚去收尸,只找到他侄子一颗头,所以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文来悼念这件事情。
接着她又给我推荐了另外一本叫做《宋词群星闪耀》,我也马上就买了。我觉得真的时间有限,你要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
我马上科普颜真卿诗谁?确实,没有练过书法,对这些书法名家不清楚。
颜真卿是唐朝的书法家,他是今山东临沂人,出生于陕西西安,擅长行书和楷书,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的楷书端方有力,行书写的气势磅礴,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唐代名臣,他经历过安史之乱,后来因为不愿向叛军低头,被叛军缢杀,终年七十六岁。
颜真卿书法的特点是: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有卓越的灵性、坚强的魂魄及丰富的人生履历,故而境界瑰丽、雄健,又阔大。他经过了长达三、四十年的历练,才稍成自己的面目与气候。
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颜体”终于在书坛巍然屹立。
我读大学到底在干什么,我不知道,我发现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了,浪费在看电视、看小说,浪费在很多无聊的意意义上面。真的,我现在发现时间真的不够,又我又想练书法,在练书法的过程中,我又想学习文化,在学习文化的时候,我又感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
就拿今天来说,我都不知道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的国家公祭日,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真的是非常的耻辱,还是我们学校的政教处发出了这样的一个通告,应该是昨天就发出来了,然后我很忽视,我没有留意,直到今天上完了三节语文课之后,我闲下来翻朋友圈,我发现朋友圈里到处都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才幡然醒过来,原来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因为我没有把国家公祭日和南京大南京大屠杀联系起来,我一看到这个南京大屠杀,我的心就咯噔一下,因为南京大屠杀这个事情我从小就知道,我的老师跟我讲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所以我马上就在寻找南京大屠杀的一些素材,我就在想,我下午一定得抽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讲这个国家公祭日的历史。学无止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