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由于是周末,孩子起来很晚起来比平常要晚一些:和平常一样的时间喊他起来,但他不愿意起,磨磨蹭蹭的,最后是在20分钟以后才起床离开床,当时那个一个叫气愤,什么方法就用了只差动手了,但是效果仍然不好。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去解决的?有没有像我一样,责备大吼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动手揍他一顿。这种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不仅影响到当天的一些任务、计划的完成,也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让唠叨成为了一种习惯。今天特意翻看了,《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这本书,里面提供了28种拖延类型,具体地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逐一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12102/0959eb68141e1c78.png)
我们在解决之前,要找到孩子找到拖延背后的原因,理解孩子一些想法和行动,从而针对性地去解决,成功战胜拖延。
主要是要找到拖延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常见的有如下:
01对事情本身不感兴趣、觉得不重要。持有一个比较厌恶,反感,排斥的心态,或者是由于过去不好的体验。
02事情难度比较大,超越心里能承受的能力。和我们大人一样,领导交给超出我们能力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办时,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是拖延的。
03长期养成的三心二意习惯。比如边听小说边写作业,边看电视边吃饭。因为三心二意引起了注意力分散,一个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本身做事就会慢一些。
04父母的包办形成了磨蹭拖拉的性格,凡事父母能帮忙办好,自己有什么好着急的。
知道原因后我们如何去做呢?这里给大家准备了5种方法,第1个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运用番茄闹钟提升效率、或列代办清单让孩子有明确的方向和节点,让孩子体验到对时间的一个敏感度。
第2个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通过引导孩子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专注力,去描述自己干事的过程。同时在孩子作事时不要打断他的专注力。
第3个是调整事情难度,把一些对他比较困难的任务或者事情,通过分解以降低难度,让孩子努努力或者是跳一跳就可能达到目标。
第4个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比如说早上迟到,让他去找去着急,让他去承担被老师惩罚的后果。
第5个是对于目前孩子的一些慢性子,我们要去接受,不要去给孩子贴标签,使劲的去指责或者批评,停止去催促他,用鼓励赞扬或者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慢慢地去改变。
这是我理解的一些见解,接下来就是针对孩子一些不同的情况/场景,用不同的方法去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