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相信大家对控制成本这一个词不陌生吧,发展要创造利润,除了宣传营销增收之外,就是控制成本。
那什么是成本呢?
经过查证答案是: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生产和销售的全部费用是成本)。
大白话就是你取得收入,你对应要付出的付出的东西就是你的成本。
在《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稻盛和夫先生讲到萧条对应的策略,其中一个彻底削减成本,那到底企业的成本有哪些呢?
基于这个逻辑,走廊里的灯关掉、厕所里的灯关掉,就是削减成本,那为啥要关灯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用的是商业用水,价格跟民用的水电是不一样的非常贵。
所以,当我们去节约这些细小的东西的时候,企业付出去的支出就会变少。
所谓的彻底削减成本可以细到是连那些看似很细微很小的花费我们都需要节省,这就叫彻底的削减成本。
那这是基于企业,那个人又怎么去评估削减成本这件事儿呢?直白点就是那些不必要的消费全部砍掉。
那些必要的消费?
既然无法更多的开源,能不能去节流?
举个夸张的例子,你们家的水电就是必要的消费,但是他们也是可以节省的,比如说你们家的灯原来不是节能灯,你可以换成节能灯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节约的表现。
基于一个个体,当你今天买了这个东西,你付出了成本,你取得了对应的收入没有?你并没有,直白点说,就是说你看了一本书,有收入吗?
收入既包括金钱,也包括你对应所获得的滋养,比如说你买了这本书,你支出了相应的费用,但是就这本书并没有助力你有更多的思考,或者获得一个新的知识点的理解,这就是你付出的费用,并没有收回你的成本。
所以本质上是我们付出的东西,我们对应的匹配的收入是什么?不要狭义的去理解为钱,举例来说,有些伙伴出去旅行,很多人出去旅行就是不断的拍照,有一句话这样说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胡乱拍照,可是事实上呢,回过头来,这个景点你没有任何的感知,如果真的要去旅行的话,那你应该更多的是感知的在旅行中的风土民情、感知的是当地的自然美景、以及感知的是在这个换了一个氛围的环境中,你是否得到了身心的放松、你是否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说你花了一笔钱去旅行,你看到另外的地方,你觉得说我现在的生活还挺好的,那其实就够了。
所以到底什么是收入,什么是成本呢?
有人认为,房子是自己的收入,但事实上如果房子你是用来住,或者说你这个房子买了,但是没有给你产生收益,它本质上不叫资产,它叫负债,
当你不明白成本是什么的时候,你又如何能知道把成本去进行降低呢?如果你狭义的理解成本是钱,那么成本就永远会变成钱套住你,
可你要知道:
你的时间、精力,本质上都是你作为这家公司去进行经营的成本,基于成本的逻辑,我们核心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就是叫做收入跟支出平衡,仅此而已,所以请你扩大收入的概念,不要把收入单一维度的认为是钱。
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多事情在阶段内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但是最终所有的结果其实都是有一个衡量的指标,他会不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这个指标其实是一个可以衡量的指标,因为它包括:是不是让你的家庭关系越来越好、让你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让你自己在过程中获得了持续的成长,其实这些都叫做越来越好,至于有没有越来越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