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是不是心里在犯嘀咕:什么怂货?在外人面前怂得不行,净搞些窝里横?
不是这样。
在外人面前不表达,是因为我们知道,与之争辩、向之表达,并不能提升我们的亲密度,这些表达大都是无用功,所以我们潜意识让我们选择了闭嘴(当然,如果是侵犯了界限的事情、打破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事情,这个毋庸置疑的要去掰扯清楚)。
而向亲密的人表达情绪,并非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窝里横”。在心理领域,我们把这种表达称为“流动”,允许情绪的表达,允许情感的流动,只有当这种情绪情感流动起来,亲密关系才能往深里走。
举个我自己的栗子,春节我爸妈带着侄子来厦门,我侄子8岁,正是调皮的年龄,因为他是客人,我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太管,但是有一天早上,我带着我女儿在沙发旁边的游戏垫上坐着玩,过了一会我侄子也来了,他故意用玩具篮球砸到篮框的边缘,让篮球弹回来。我叮嘱他,不要这样,会碰到妹妹,但是他根本完全无视我的话,继续砸,我自己内心气愤纠结了一小会,抱着我女儿走开了。晚上的时候,我发现我堵奶了,怎么都疏通不了,我知道是气着了,因为我一个多月之前也生过一次气,气完立马堵奶,见效超快。按照以往的模式,我应该是默默继续生上几天气直到侄子回家,但是这次我没有(是不是以为我把侄子提溜出来骂了一顿,那你失望了哈哈),我去找我妈妈聊了挺久,对于侄子的闹腾发了一通牢骚,顺便把我能想起来的小时候受的委屈也说了,我以为妈妈会否认或者转移话题,但是出乎意料她直面了我的话,该解释的解释,该澄清的澄清,该反驳的反驳,该抱持的抱持,一种畅快感和亲密感在我们一来一回的沟通里悄无声息的发生了。
我特别感谢这次春节的面对面相聚,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不良影响视为我最重要的课题,向我的原生家庭单方面宣战,批判它质疑它,在我的头脑里编写剧情,而不曾想过到真实层面里沟通,而在真实层面里沟通后,这个结果疗愈了我,让我看到“这并不难呀”。放到其它的人际关系里,也是一样的,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情绪,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当然,这个“适当的方式”,蕴含太多,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
祝我们都能勇敢地、都会恰如其分地去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