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后感】《红与黑》:青年随想

【读后感】《红与黑》:青年随想

作者: 凡古一往在摸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3:24 被阅读0次

图|源自网络

文|凡古一往

“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

初读《红与黑》,是高中时代。在那个明应该摒弃一切杂念专心问学的时期,倒是比平时读了不少“闲书”,而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我最珍爱的一本。

上中学时常看一些玄幻小说,这些系列初看津津有味,之后便味同嚼蜡,无非是天赋异禀,但童年时运不齐家门不幸或受人侮辱,隐忍期间忽有奇遇,实力大涨,举世无双,而后报昔日之仇,以快人心

初看《红与黑》,于连少年时期的遭遇竟让我觉得有些熟悉:

主角:于连

特点:喜爱读书,且记忆力超群

家庭环境:父亲是木匠,有两个膀大腰圆的哥哥,因为身体羸弱,不能增加家里的营收而被父亲和哥哥厌恶、虐待

奇遇:受市长赏识,聘为家庭教师,收入可观

或许按着玄幻小说的路子,于连就此飞黄腾达,以德报怨善待父亲和哥哥,成为一代学者

但这样无疑是粗浅乏味的。

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一个出身决定未来的时代,整个1830年的法国,那个波旁王朝复辟后的丧失了活力的时代

读来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哀:

悲哀那个荒谬的物欲时代,悲哀我们并不比200年前先进得多的如今的时代。

青年时期读《红与黑》很有代入感,因为书中的于连出身卑微,却很有雄心壮志,梦想冲破等级森严的社会,成为上流成功人士。

在于连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罗新璋老师的译本,这一段描绘印象深刻:

于连挺立在峭崖上,仰望晴空:八月骄阳,光照四极。

岩下的田野里,传出悠长的蝉声;蝉鸣一停,周围一片寂静。

脚下方圆八十里的乡野,尽在望中。

雄鹰不时从他头顶上的绝壁间飞掠而出,在长空悄然盘旋,画出道道圆圈。

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跟着鸷鹰转。

稳健而有力的搏击,令人震慑,他渴慕这种力量,渴慕这种孤高。

但于连为了野心,不仅靠着天赋和才智,还用了作假、欺骗种种不光彩的手段,他不择手段想要飞黄腾达,不禁让我在带入的同时又思索:

倘若我是于连,遇到那夫人的检举,我能不能抑制心头之怒,遇到德·拉穆尔小姐和瑞那夫人的矛盾之爱,我又如何正确选择

审慎的角度去思考,于连所做的一系列抉择大多是偏激的,充斥着个人理想主义色彩,但这样的选择又无比真实,谁能在青年时期拥有成年的心性和城府呢。

于连·索雷尔,天资聪颖,出身卑微,渴望上位,不择手段,功名将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法庭一线生机,以自杀式陈词,亲手断绝,只为此生,与贵族为敌,不甘人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跨越时间空间虚拟现实的两位,在我心里达成了共鸣。

司汤达评价于连终究是“一颗好苗子”,“他不曾像大多数人那样从温和走向狡猾,年龄反而给了他易受感动的仁爱之心,那种过分的狐疑也会得到疗治”。虽然于连为了生存抹上了粉饰戴上了面具,但不是每个人洗净铅华都如于连般纯净自然。

前天是五四青年节,贪图玩乐我没能对青年节的意义做一些感悟,这次借着于连带给我的青年热血的回忆,我想重拾对未来的热忱,做一些心态和行为习惯上的改变,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敢于鼓起勇气迎接挑战。

想起在B站《后浪》评论区看到的一则热评:

《后浪》的确像大家说的那样,脱离了当代青年的生活现实。

但是看完视频后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留下的不是那些精致的生活体验、羡煞旁人的道具,而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气质,以及为了祖国,挥洒青春热血的豪迈

回想起来,视频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满溢的对青年一代的期望

虽然有人笑侃自己不配做后浪,最多算是地下水,但我相信你也许只是忘了:

地下水,也曾经是后浪

只是为了大地的血脉,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汇入土壤,不见天日。

相信有朝一日,或今天或明年,或悲伤或欣慰,

年少轻狂,会在你心里,涅槃重生;江山社稷,定不负,有心人。

-End-

作者:凡古一往 95后普通大学生

梦想成为一个真实、多面、有温度的互联网人

关注我,阅读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读后感】《红与黑》:青年随想

    图|源自网络 文|凡古一往 “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 初读《红...

  • 《红与黑》随想

    近2日来,开始慢慢学习理财知识,白天看理财的书和上网课。晚上跟作业。想来不久后的考试也被自己抛之脑后了,明天要继续...

  •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文/诺言 经挚友兼老师的推荐,特意抽时间看完了由法国作家司汤达先生写的经典名著《红与黑》。认真看...

  • 人生果实🍒-五四随想

    五四青年节随想

  • 于连的悲剧人生

    《红与黑》读后感 司汤达塑造的于连这个人物是十分成功的,他笔下描述的这个青年,虽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字眼着重刻画眉眼...

  • 读《文化自白书》有感

    生活在这片土地 相遇着曾经 以及未来 总有“说不出的随想” 也许 “历史是一面镜子” “红与黑”“直道而行” 我们...

  • 底层人的困惑和迷惘:才华与自尊,野心与良心

    《红与黑》这部经典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认真看过。不知道哪位老师曾经说过,《红与黑》本质上是一本奋斗史,是底层青年奋...

  • 《红与黑》读后感

    对于《红与黑》名字的来历,不同的人有各自独到的认识与见解,正如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般,有人说“红”象征拿破仑...

  • 《红与黑》读后感

    司汤达的《红与黑》 整本书讲的就是一个人物的故事,于连。一个低贱的木匠的儿子。因其早年与一位落魄的外科医生交往得了...

  • 《红与黑》读后感

    才读到这本世界文学名着《红与黑》,但还是十分庆幸在我人生中重要而迷茫的这段时间读到了它,于连的一生对我们这个阶段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红与黑》:青年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dnghtx.html